光绪皇帝一听慈禧老佛爷的话,立刻明白了慈禧老佛爷找他来的目的,原来慈禧老佛爷是责怪他不按时来给她请安问好。
只要是责怪他这件事,光绪皇帝的心里就踏实了,不再担忧老佛爷责难他。
“皇阿玛,朕最近这些日子心情不太好,有点郁闷,情绪不稳定,故没有前来给皇阿玛请安,请皇阿玛原谅朕的不孝。”光绪皇帝战战兢兢地说。
“哦,皇上不来给哀家请安,原来是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定啊!哀家错怪你了。”慈禧老佛爷不阴不阳地说。
“谢皇阿玛不责怪朕。”光绪皇帝说,好像他给慈禧老佛爷赔罪似地说。
“皇上,哀家可听说你在和日本宣战前,情绪激昂,心情十分好,雄心勃勃,信心百倍。现在怎么突然心情不好了,郁闷了,是不是和大日本国战败了,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过不了这个坎儿?”慈禧老佛爷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光绪皇上,不怀好意地问道。
光绪皇帝被慈禧老佛爷盯得不寒而栗,他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地说:“皇阿玛,儿臣的心情郁闷,确实跟这件事情大有关系。您说我泱泱大清国,竟然被一个小小的日本岛国打败了,这让朕有何脸面见地下的列祖列宗,地上的文武百官,天下的黎民百姓。朕愧对这些对朕信赖的人啊!”
“皇上,你真是有良心啊,你还知道觉得惭愧,对不起死去的列祖列宗。可是,你在对日宣战前怎么没有考虑过这些,你当时的那股雄心壮志现在去哪儿了?”慈禧老佛爷调侃地问。
“皇阿玛,儿臣本来是打算和日本国决一死战的,可是没想到,有些臣子贪生怕死,无心恋战,在战场上不战而败,丢了咱大清国的脸面,实在让儿臣感到汗颜。这些贪生怕死的王八蛋,拿着咱大清朝的俸禄,不干事,不作为,亏对咱大清朝对他们给予的厚望和俸禄了。”光绪皇帝咬牙切齿地说。
说到激动处,他不由得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慈禧老佛爷见光绪皇愤慨地控诉着这些在战场上不战而败的将帅们,声泪俱下,而她却毫无感动,毫无表情地说:“皇上,哀家问你,这些是谁的过错?”
“皇阿玛,这些过错儿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这些在战场上贪生怕死的官员更可恨,更可恶。他们拿着朝廷给他们的俸禄,却不为朝廷排忧解难,保家卫国,实乃是朝廷的败类,可恶至极。”
“同样是咱大清朝的官员,拿着朝廷的俸禄,为什么左宝贵,丁汝昌这些人能够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为大清朝的利益,奋不顾身,不顾个人生死,勇敢地去和敌人战斗,最后壮烈牺牲。”
“而像叶志超之流的一些人,却贪生怕死,不战而逃,丢尽大清国的脸面,叫大清国臣民情以何堪?”光绪皇帝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气愤。
“皇上,你说得倒轻松啊!哀家问你,你当初和日本国宣战的时候,为什么不征求哀家的意见,不和哀家商量一下,要私自做主,匆匆做出决定。你连个招呼都不给哀家打,你眼里还有哀家吗?你安的是什么心?”慈禧老佛爷神色严厉地质问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听后,无言以对。
“你说啊?你说出理由来啊!为什么?”慈禧老佛爷近乎是疯狂地怒吼道。
“皇阿玛息怒,儿臣当时也是因为情况紧急,才不得不做出的决定。再说。。。。。。”光绪皇帝说到这儿,打住了话题。
“再说什么,你说啊!”慈禧老佛爷怒问道。
“再说,当时皇阿玛也不在宫中,时间紧迫,儿臣实在无法忍受日本国对咱大清朝的公然挑衅,他们已经挑衅到咱大清国的忍耐底线了。儿臣实在忍无可忍了,才不得不做出的决定。儿臣当时对日宣战,纯属迫不得己而为之,儿臣当时没有来得及征求皇阿玛的意见,还请皇阿玛原谅。”光绪皇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