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唐代新修本草距今多少年 > 第7部分(第5页)

第7部分(第5页)

久服肥人。土人亦以疗下利,旧出苏州余杭山大有,今不收采尔。

卷第三

太一禹余粮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肢节不利,大饱

绝力身重。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一名石脑。生太山山谷,九月采。

杜仲为之使,畏贝母、菖蒲、铁落。今人惟总呼为太一禹余粮,自专是禹余粮尔,无复

识太一者,然疗体亦相似,

《仙经》多用之,四镇丸亦总名太一禹余粮。

〔谨案〕太一余粮及禹余

初在壳中未凝结者,犹是黄水,名石中黄子。久凝乃有数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黄,年多变

赤,因赤渐紫,自赤及紫,

俱名太一。其诸色通谓余粮。今太山不见采得者,会稽、王屋、泽、潞州诸山皆有之。

卷第三

石中黄子

内容:味甘,平,无毒。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此属余粮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也

。出余粮处有之。陶云∶芝品中有石中黄子,非也。(新附)

卷第三

禹余粮

内容:味甘,寒、平,无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疗小腹

痛结烦疼。练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一名白余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

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为佳。近年茅山凿

地大得之,极精好,乃有紫

华靡靡。《仙经》服食用之。南人又呼平泽中有一种藤,叶如菝 ,根作块有节,似菝 而

色赤,根形似薯蓣,谓为禹余

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粮,而

者,即是太一也。张华云∶

池多蓼者,

必有余粮,今庐江间便是也。适有人于铜官采空青于石坎,大得黄赤色石,极似今之余粮,

而色过赤好,疑此是太一也。彼人呼为雌黄,试涂物,正如雄黄色尔。

〔谨案〕陶云∶“黄

赤色石,疑是太一。”既无壳裹,未是余粮,疑谓太一,殊非的称。

卷第四

金屑

内容: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除邪毒瓦斯,服之神仙。生益州,采

无时。

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益、宁三州及建晋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辟恶

而有毒,不炼服之杀人。建、

晋亦有金沙,出石中,烧熔鼓铸为埚,虽被火亦未熟,犹须更炼。又高丽、扶南及西域外国

成器,金皆炼熟可服。《仙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