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中兴隆泰建筑有限公司 > 第1742章 卧榻岂容他人眠五(第1页)

第1742章 卧榻岂容他人眠五(第1页)

徐渭的看法是很简单的,官军首先要以武力手段消灭所谓的武士阶层,同时还要消灭武士阶层所存在的经济基础,否则的话,假以时日,还会死灰复燃的,倭国之所以始终是安宁,是因为身份的固定,不管是藩主、公卿还是武士,他们的地位都是世袭而来的,你爹是武士就就是武士,你爹是公卿你就是公卿,你爹是农民,那不好意思,这辈子老老实实种地吧,下辈子争取投个好胎。

事实上,不仅仅是藩主、武士和农民的身份相对固定,事实上在藩主、武士内部,他们的上下关系也是固定的,你爹是旗本,你就是旗本,你爹是老中,你就是老中,而武士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或者更大的封地,也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凭借军功,而大名也是如此,这就使得倭国始终无法安定下来,因为武士中总有不安于现状的,他们想要更大的地位,更多的封地,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要想使得倭国偃武修文,长治久安,除了消灭武士之外,还要在倭国以大明制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选官制度和官僚体系,对倭国加以统治,这些事情徐渭都会向朱载坖详细奏报。

而现在吴惟忠率领官军正早德川家康的领地内绞杀这些武士,同时将部分财物分给倭国的百姓,这些事情,这些从南直、浙江调来的官军干的是极为卖力的,他们和这些倭寇可是有很深厚的关系,不过徐渭也有严令,不准滥杀,尤其是倭国的百姓,他们穷的都卖儿鬻女了,抢掠他们也没有意义,官军当然是要报仇,但是是要有限度的,主要针对倭国的武士阶层和反抗官军的,而不是针对普通百姓。

还有就是倭国的这些和尚们,当年倭寇袭扰大明,这些和尚们也多有参与,现在这个账也要一并算算了,徐渭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大明日后要用大明的佛教僧侣来取代这些倭国本土的宗教,现在就必然要将这些倭国本土的寺院予以摧毁,为大明对倭国的教化创造条件。

而且现在的时机也相对比较合适,原本倭国的寺院势力是很强大的,尤其是净土宗,因净土真宗简单易行,而且认为专度罪孽深重人,所以在下层百姓特别是强盗、土匪中流传甚广。各地的本愿寺为了防范盗抢组织了僧兵,于是一些地方就以寺庙为首发动了暴乱,还有一些地方更打着寺庙的旗号起义,但是织田信长的时候镇压了净土宗的反抗,现在净土宗的势力大不如前,所以徐渭命令官军剿除这些有僧兵的寺院,实际上倭国的寺院都是豢养了僧兵的。

官军在倭国现在是杀得人头滚滚,使得倭国大为震撼,丰臣秀吉和毛利辉元也在商量对策,官军已经包围了冈崎城,德川家康向丰臣秀吉求援,但是现在丰臣秀吉也遭到重创,只有毛利辉元的军队还尚算完整,总计不过八万人,而之前倭军以十万之众,尚且没有战胜官军,现在就更不可能的。

但是丰臣秀吉很清楚,德川家康不能不救,要是官军将德川家康消灭了之后,官军集中精力来收拾他和毛利辉元,到时候更加无法招架,所以丰臣秀吉和毛利辉元这几日一直在商量对策,丰臣秀吉希望毛利辉元能够动员整个毛利家的力量,与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一道对抗官军。

但是毛利辉元根本做不到,因为毛利家的扩张方式并不是直接吞并,毛利家的扩张沿用久用的结盟方式,与东国大名并不相同,毛利家东面五国的领地大多是威压当地豪族及小名而成,也就是继续他们“豪族之长”的精神。毛利家虽然号称能够动员四万五千人,但是这些兵力并没有全部掌握在毛利辉元和他的家臣手上,而且毛利家也不以陆军见长,毛利家在军队上的不平衡发展——水军重于陆军,更使毛利家倚重盟友的陆军及自身强大的水军来保持强势势力。

之前为什么毛利家和丰臣秀吉结盟,就是因为看中了丰臣秀吉强大的陆军,而毛利家又拥有强大的水军,两人结盟可谓珠联璧合,而现在丰臣秀吉都被大明打的丢盔卸甲,指望毛利家的陆军,恐怕是真有点瞎了心的,但是丰臣秀吉很清楚,毛利家的水军更加指望不上。

在倭国,毛利家确实拥有很强大的水军,但是大明的水师相比,毛利辉元的水军就不值一提了,这点丰臣秀吉和毛利辉元还是很清楚的,但是毛利家和丰臣秀吉的水军并非一无是处,即便是现在,毛利辉元和丰臣秀吉的水军仍然牢牢控制着濑户内海,官军水师不敢轻易进入,濑户内海位于倭国本州、四国和九州之间。历史上是连接本州和九州,以及倭国沟通中国和朝鲜半岛的通道。

丰臣秀吉的老巢大阪就位于此处,现在官军吴惟忠和李如松两部正准备收复京都,然后直取大阪,对于丰臣秀吉来说,形势已经危在旦夕了,所以丰臣秀吉认为应当兵行险招,利用自己仍旧控制濑户内海和倭国东部沿海制海权的优势,以水路袭取小田原城。

因为官军的给养都是从先运到越后,然后再向前线转运的,如果能够截断官军的后勤,就可以极大的约束官军的行动,但是丰臣秀吉的这个想法遭到了毛利辉元的坚决反对,原因很简单,现在官军已经兵临京都的,德川家康也被包围了,对于倭军来说,现在的问题已经是非常棘手了。

京都距离大阪不过咫尺之遥,尤其是对于李如松麾下的骑兵来说,更是简单,这边丰臣秀吉还在海上飘着呢,说不定李如松已经率军到了大阪城下了,毛利辉元等人认为首先是要解决眼下的事情,守不守京都,已经怎么应对官军的问题。

丰臣秀吉也感到极为头疼,而这个时候,本愿寺法主显如前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