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隆万中兴 > 第1774章 丹鼎亦有军国用五(第1页)

第1774章 丹鼎亦有军国用五(第1页)

除了火药的改进之外,还有两件大事,就是发火方式的改进和金属冶炼原料的提纯,发火方式也是有关官军战斗力的重要问题,现在官军所装备的各种火器甚多,而手榴弹在征倭之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吴惟忠等人认为,掷弹兵和火铳手的配合,可以极大程度的在近战中应对敌人的步卒。

但是现在的手榴弹仍旧存在着很多的缺陷,除了自重过大,投掷不方便和威力不尽如人意之外,官军士卒们意见最大的就是现在的手榴弹仍然需要士卒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明火点燃手榴弹的引线,然后在投掷,这一过程极为繁琐,在战场上,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情况,很难准确的按照规定投掷手榴弹。

而且这种方式过于原始,受天气等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一旦出现下雨等恶劣环境,就会导致无法使用,这是极大的限制了官军的手榴弹的使用,尤其是日后官军可能要在南方和南洋这样卑湿潮热的地方作战,再使用这样的手榴弹,就有些儿戏了。

前线的官军大将们都认为应该对手榴弹加以改进使得手榴弹能够更好的为官军所用,其实朱载坖很清楚手榴弹的缺陷,在没有可靠的拉发拉火管之前,手榴弹确实是不太成熟,其实朱载坖也很清楚早期的拉发装置,这东西并不复杂,是在一根铜管里塞进一根弯曲成波状的铜丝。在铜丝上用胶水粘满玻璃粉末来增加摩擦力。用纸和蜡封住铜管底部,把烘干的黑火药倒入铜管并压实。然后在铜管另一端装上木塞,让铜丝从木塞的孔中伸出。再将铜管收口并用蜡封住。使用时将铜管塞进火炮的点火孔,在铜丝上拴上绳子,用力一下子把铜丝从铜管里拉出来。这时候黑火药就能够被铜丝的摩擦而点燃了。

不过要想使得拉火管可靠发火,还需要不断的试验,改进,不过现在有了这帮善于鼓捣火药的道士,朱载坖当然就将此事交给了他们,除了拉发之外,还有撞击发火方式,也要加以研究,雷汞这东西太高端了,再没有三酸两碱完整的化学工业建立起来之前,朱载坖估计是没有什么指望了,但是该研究的还是要研究,为日后的各种火器装备的发展提供条件。

除了这些直接和军器相关的事情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有关金属冶炼相关的一些研究的,大明现在对于钢铁的需求极为巨大,而且还需要优质的钢铁,之前在朱载坖的命令之下,大明开始炼焦冶铁,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煤炭炼铁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煤炭冶铁缺点较多。煤的气孔度小,透气性很差,在炉内受热后容易碎,更使炉内料层凝结堵塞,从而影响正常冶炼。最要命的是,煤中含硫、含磷较高,会导致生铁的热脆性,使之无法锻造成形,严重影响生铁的质量。但是现在看来,要想提升大明冶铁的质量和产量,还需要继续想办法才行。

以大明现在最大的钢铁工场,遵化铁厂为例,所用的是迁安的铁矿,矿体埋藏浅,露天开采条件优越,但是铁矿石品味低,如果能够进行选矿,将铁矿石中的杂质提前除去,可以提高大明铁矿生产的效率,除此之外,就是焦炭除硫的问题了,经过多年的时间经验,大明的工匠们已经知道了,影响生铁质量的主要问题所在。

就焦炭而言,硫在钢铁中是一个最有害的元素,为了减少其危害,必须尽量降低硫在钢铁中的含量,硫的主要来源就是焦炭,怎么样能够去除焦炭中的硫,是影响钢铁的主要因素,还有就是铁矿石中的磷,也是极为影响钢铁的质量的,要想办法去除,以提高大明所生产钢铁的质量。

除此之外,对于现在的化学研究院来说,当务之急还有一个,就是硝石的生产与提纯,现在大明官军以火器为主要的作战兵器,每年火药的消耗量是极为巨大的,而对于火药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硝石了,每年朝廷所需要的硝石以千万斤计算,虽然大明朝廷已经将硝石列为禁榷物资,但是硝石的供应仍旧显得极为缺乏。

而朱载坖很清楚,硝石在这些道士炼丹的过程中是有重要的用处的,大明硝石的主要来源是钾硝石,钾硝石是形成于干燥地区土壤、岩石裂隙及洞穴中的天然硝酸盐类矿物,而在炼丹当中,硝石也是重要的原料,据道教经典抱朴子记载,硝石能消融五金,与七十二种石头发生反应,而且硝石也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本草中认为,硝石能够治疗五脏积热、胃胀闭,并能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消除邪气。

朱载坖不关心这些问题,他关心的事哪里有足够大明使用的硝石,并且能够提纯,这些道士们整日里上蹿下跳的,到处寻找所谓的天材地宝,见识也比较多,他们是肯定知道一些硝石的产地的,要将这些硝石的产地控制起来,然后加以提纯,成为能够供朝廷军用的焰硝。

大明现在所用的焰硝,大多是硝土所制,硝土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含硝酸盐类土壤,主要分布于年代久远的旧房屋基、畜棚墙根、厕所等区域,然后加以提炼形成配置火药要用的焰硝。

按抱朴子等书中所介绍:消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近水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消。以其入水即消熔,故名曰消。

但是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焰硝品质不好,其中含有大量的芒硝,而芒硝对于火药来说是不必要的,所以朱载坖要求道士们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焰硝的纯度。

朱载坖林林总总为化学研究院安排了不少的事情,连重臣们都感觉很奇怪,有些虽然是前线大将的奏报,但是朱载坖深居宫内,对于很多东西却十分清楚,这是臣子们所不解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