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北雄起点 > 第2059章 宣慰(第2页)

第2059章 宣慰(第2页)

大战结束,程名振在刘三娘催促之下,准备在冬初之际把两人的婚事办了。

两个人如今都是孤家寡人,连个长辈亲戚都没有,也就不说什么谈婚论嫁的规矩了。

其实主要还是刘三娘怕程名振功大,加官进爵之后变了心,程名振指天画地的发誓根本没用。

刘三娘在军中见多了把发誓当放屁的糙汉,现在终于找到一个看着顺眼,还当过县令的好儿郎,自是要紧抓不放。

程名振被逼的紧了,便跟苏定方商量了一番,请了大将军薛万彻和徐世绩做主,把两人的婚事定了下来。

反正冬天里也闲着没事,薛万彻和徐世绩两个听到这种稀奇事,自是要看个热闹,问了问前因后果,便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于是大战之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军中婚礼就此举办,一群军中将领煞有介事的弄了点问名,纳吉之类的虚礼,便闹哄哄的送了两位新人进了洞房。

军中将士一体同欢,饮酒吃肉,好不快活。

可能城中唯一不太高兴就是押在牢房里面的阿史那多闻了。

在军中将领们看来,阿史那多闻的去处无外乎两条,一个就是献俘,另外就是就地斩杀,拿了他的头颅送去长安。

反正不是人到就是头到,这是辽东之战的最大一个战果,捉住了曾经的突厥东方汗,所以苏定方才是无可争议的首功。

裴行俭自诩英雄,战后就差点吐血,当时他率军先行,却与突厥人纠缠在一起,苏定方奸猾,根本没理会他,径直追着阿史那多闻的尾巴走了。

可谓是一念之差,让裴行俭与擒敌酋首的大功擦肩而过,若是他当时见事明白,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这不但是战功上屈居人后的问题,也是他对战局的把握不如旁人,如果较真的话,那就是他裴行俭眼光不如苏烈独到,同时也没有苏烈那种一击必胜的决心和气势。

两个年岁相仿,已是头角峥嵘的名将之材,在这场追逐战中变相的交手了一次,裴行俭完败。

裴行俭自然很不服气,可他也有自己的骄傲,不会拿苏定方在战事当中不援友军,却一意争功的错漏说事,却是暗自记下此番故事,想着待得来日再论高下。

不过没等几天,程名振和刘三娘的婚礼之上,裴行俭争了个唱名的位置,苏定方却以长辈的身份安坐在高位,差点把来回跑腿的裴行俭气的鼻子都歪了。

三个在辽东之战中军功卓着的将领,就这么凑在一处,各有滋味品尝。

…………

元贞九年九月末,朝廷钦使终于来到了辽东城,宣慰诸军。

来的人领头的是秘书丞马周,陪同在侧的则是兵部侍郎窦轨,户部侍郎张公瑾两人,规格非常之高,可见朝廷对赏功之事的重视。

薛万彻这会就比较佩服徐世绩的周到了,若按照他的意思,他率军回怀远镇,留下苏定方或者是程名振,裴行俭驻守辽东城。

徐世绩又回了乌骨城,那就像徐世绩所言,这天寒地冻的日子,朝廷颁诏的人不得跑断了腿?

现在就省事了,大家都在一处,除了远在太白山麓的李年……这个倒霉蛋吃啥都吃不上热乎的。

…………

马周举发长安书院一案后,卸任了长安海事学院祭酒之职,转入尚书省,司文教一事。

元贞七年,朝廷将国子监,长安书院等归入秘书省专管,马周升任秘书左丞,管的事情没有变,权力却大了不少。

这主要是礼部经了两次动荡,被向来存在感不强的秘书省趁虚而入了。

此次宣慰辽东诸军是赏功的前奏,辽东路远,最后这个苦差就落在了还算年轻的马周身上。

这一路急奔,终是赶在九月末尾来到辽东城,最艰难行程是从怀远镇到辽东城这一段,因为大雪的缘故,人马难行,天气又冷,马周等人都被冻的够呛。

这也更显示出辽东诸部将士的不易,这么远的地方,天气又如此恶劣,唐军各部浴血奋战,终是恢复了汉时疆土,让大唐的日月星辰旗飘扬在辽东之上。

朝廷若不厚赏,军心还要不要了?

朝廷高官们安坐于温暖如春的室内,议论着赏功之事,说三道四,哪知道辽东将士们伏冰卧雪之苦?

嗯,李道宗等人在此当也有苦诉说……

宣慰之词不必多言,众将关心的还是功劳,诏书上的核心部分是诏苏定方,裴行俭,程名振等人回京受赏,对领兵的薛万彻,徐世绩,李年三人却未有提及。

这和徐世绩预料的差不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