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北雄起点 > 第2056章 近臣(第1页)

第2056章 近臣(第1页)

王泽到的时候,见皇后也在,又无旁人,感觉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可召他单独入宫,皇后娘娘现身在此,也就是私宴了,王泽自投效以来也没有过这样的待遇,欢喜之余不由有些惶恐。

他虽身具吏部尚书要职,却算不得皇帝近臣,对皇帝的喜好也不太熟悉,皇后娘娘见的就更少了。

不过他的女儿在宫中颇有权威,所以即便前些时晋阳王氏被抄了家,他倒也不很担心自己这一脉受到晋阳王氏的牵累。

只不过姿态要做足,之前所有的战战兢兢,其实都是做给旁人看的,一来是表明他和晋阳王氏现今并无多少瓜葛,二来还是要表明自己的心迹,他王泽并非无情无义之人。

在这种事情上面,想的多些不是坏事,尤其是官场之上,官位再高,有些人也会如履薄冰。

那种得势之后,颐指气使,威风八面的人多数长久不了。

如今王泽就更安心了,皇帝在他面前从来没提过一次晋阳王氏如何如何,态度上已经是表现的明明白白。

却也让他更是不敢在皇帝面前给族人求情。

…………

王泽施礼,李破随意的道:“免礼,赐座,传膳吧。”

言简意赅,李碧不由暗自一笑,这位吏部尚书礼仪周到,品行上在朝中也颇得赞誉,为官资历以及自身才能亦是不缺。

本应是心腹之臣的摸样,可丈夫对这人明显亲近不来,在她看来是很有趣的一个事情。

酒菜上桌,李破举杯邀饮,李碧陪了一杯,从王泽言行当中轻易的就品出了一些味道,太过注重礼仪,务必保证为臣姿态,不卑不亢,无可指摘。

和那些近臣们比起来,却显得过于无趣了。

闲话几句,李破用了几口酒菜便道:“这几年吏部考绩做的有理有据,少受弹劾,六部之首已是实至名归,非常不错,辛苦卿了。”

王泽谦逊道:“陛下谬赞,臣实愧不敢当,臣掌吏部不久,此前裴公领袖诸人,公正严明,其功大焉。

臣不过是萧规曹随而已,所以功不在臣,而在于裴公。”

这话说的吧……有些过于实在了。

大唐开国第一任吏部尚书是温彦博,不过很快就任职了尚书令。

继任的是皇莆无逸,这是一位从前隋杨坚执政期间走过来的老臣,李破用他为吏部尚书,用的是其名望,和用李纲为礼部尚书的用意差不多。

皇莆无逸殁于任上,后来便是裴世清,一样是前隋老臣,名望不输于皇莆无逸。

只是裴氏在晋地,投效早些,裴世清本不想复出,可碍于家族安危,不得不应诏重新出仕。

裴世清任职兵部尚书时,出力做的最大的一件事还是削爵,把李渊掌控关西时滥发的爵位削去,同时辅助中书修订唐典。

而真正巩固吏部权威的,其实是房玄龄和颜师古等人入吏部任职之后,进行的严格官员考绩,清除冗官等事。

那个时候裴世清年纪太大,身体精力不太好,已经不怎么管事了,只是坐在吏部尚书的位子上给房玄龄,颜师古等人分担压力而已。

所以说裴世清的功绩是有,可没王泽说的那么玄乎。

其实大家也都明白,不管是裴世清,还是王泽,他们能履任要职,归根到底都是朝廷不得不为的酬功之举。

他们赶上了开国之功,有大运道。

…………

李破笑笑,知道王泽这么老实还是因为晋阳王氏的关系,这厮正低调做人呢,不过大唐立国近十载,三省六部已然稳定了下来。

“萧规曹随……吏部乃六部之基,最忌大刀阔斧之变革,此正求稳之时也,看来朕没用错人,能存萧规曹随之心,而无标新立异求变之举,卿所为甚得朕心矣。

卿之功其实不在吏部,卿在江南抚平地方,梳理航运,建造船坞码头,其功不小,前些时工部尚书云定兴就说,卿当初在江都做了不少实务,今才显功。

朕心甚慰,一直在想该赏些什么才和卿相称……”

王泽听的心潮起伏,竟然被云定兴说了好话,这个吧……

没想到自己在江都几年,回朝述职为吏部尚书不说,今天竟然还能受惠于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