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北雄txt免费 > 第2051章 密会(第1页)

第2051章 密会(第1页)

小朝会结束当晚,尚书左丞元文君府邸。

元文君还没来及用晚饭,便有人过府拜访,事关重大,元文君便让人引着访客到后宅书房机密处交谈。

来的这两位其实都是元文君的前同僚。

元文君以前是左监门卫司马参军,后转兵部职方司主事。

职方司是兵部四司之一,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绘制军事地图,在兵部进行军议的时候,职方司就要拿出相应的地图出来,供参议官员使用。

所以职方司牵扯的衙门很多,工部的,秘书省的,观文殿的等等,凡涉及地理图形者,职方司都有权征调。

而职方司的下属,很多都会在战时随军出征,是兵部最容易获取军功的司衙。

不过职方司同样也是兵部文人扎堆的地方,没点学问的人进不了职方司,像是程大胡子那种,走动再勤他也坐不上职方司主事的位置。

元文君赶上了好时候,唐初战事频繁,对军事地图极为重视,而对地图的准确性要求也非常严格。

元文君的本事属于家传,他父亲就曾随裴矩出使西域,后来参与了关于《西域图记》的编写。

西域图记记录了西域四十四国的地理资料以及风俗人情等,是至今有关西域诸国最为详尽的记录文献。

西域图记三卷藏于洛观文殿中,隋末战乱时有所遗失,不过裴矩还活着,主政洛阳时,为讨好李破,重新召人编写了西域图记。

元文君父亲虽已亡故,可他自小耳闻目染,对此非常擅长,凭借着父亲的关系也参与了新西域图记的编纂。

加上他在职方司主事任上,编辑吐蕃,东海,辽东,岭南等处地图,尽心尽力,功劳不小。

于是在一任过后,去年升转尚书左丞,再往上走,就是各部尚书,或者省中侍郎之类的职位了。

元文君祖上是鲜卑人,和宇文氏差不多,如今元氏中大部分都是北魏时拓跋姓改汉姓而来,姓元的到处都是,顶着鲜卑贵姓的名头,其实是一盘散沙。

鲜卑贵族之所以渐渐泯于众人,不光是政权更迭,鲜卑人人数少的关系,实际上还有鲜卑人无法凝聚人心的缘故。

像元氏,宇文氏这样的鲜卑大姓,却无法和汉姓名门那样分出主支以及各房来,散居于各处,各自为政,久而久之可不就是一个被同化的命运?

而归根结底,是他们没有祖宗可拜,更无历史渊源可考,往上几代人,就能追溯到部落时代,你让鲜卑人考据祖宗也是难为他们了。

然后大批的鲜卑人认了汉人宗祖,不管是能追溯到汉时还是前秦,甚至更为久远的商周时期,那都是主动被同化的行为。

所以以元文君的家世以及才能而言,到了尚书左丞这个地步,若无其他际遇,在仕途上基本上就算到头了。

之后至多是平调,想要迈入三品高官之列,几如妄想。

…………

书房之中,茶香渺渺。

宾主坐定,两位来客都是中年人,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四肢修长有力,寒暄之时隐带晋人口音。

这位叫李思行,雁门人,前伪唐骠骑将军,在晋阳投的李渊,本来算是李渊的近卫统领之一,也是李渊称帝后所谓的晋阳元谋功臣之一。

其实就是李渊在晋阳收拢的一批部下,诸如柴绍,刘弘基,刘文静等人已然身死,剩下的这些投唐之后,也都缩起脑袋过了许多年。

李思行好就好在他不是关西人,顶着一个李渊近卫统领的名头,却算不上李渊心腹。

如今朝中晋人稳稳压了关西人一头,李思行仗着同乡的名义走了些门路,任了左监门卫长史。

左右监门卫如今都没有大将军坐镇,主要是羽林军势大,又和左右监门卫职能重叠,皇帝更信任羽林军来把守门户。

于是本该由左右监门卫统领的羽林军把卫府给顶了,让左右监门卫处于了闲置状态,却又没有撤销,保留了一线生机。

如今左监门卫门庭冷落,一切事务都由左监门卫长史李思行掌管。

所以李思行的心思不用问就知道,盯上的必然是左监门卫大将军的职位。

当初元文君是左监门卫司马参军,和李思行搭过伙,两人投唐之后际遇不同,如今元文君算得上是春风得意,当初意气风发的李思行却是沉寂已久。

不过两个人私交一直不错,没有因为朝代更迭或是官职高低而生疏,多有往来,还以李思行为纽带,结成了一个以左右监门卫的人为主的小圈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