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下衙,程大胡子借故早走了些。
他能感觉的到,如今兵部气氛有些诡异,大家忙是忙,却都在等着辽东的消息。
辽东军前传报,阿史那多闻率军北逃室韦,大将军薛万彻带兵北上追击。
而驸马徐世绩部分兵两路。
一路进至国内城,一路占据乌骨城,顿兵于两处,四面扫清突厥,高句丽余孽,一看就知道是在为大唐统治辽东做准备。
这点好理解,朝廷派徐世绩领兵出朝鲜,主要的目的还是在战后建立辽东都护府,把辽东纳入大唐的版图之内。
这是千秋功业,自汉时以来,辽东已被外族窃据数百年,一旦恢复,必能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外朝鲜大都护李年率军沿太白山进兵辽东东部,打算召粟末靺鞨各部会盟,若有不臣,立即出兵惩之。
兵部对此意见不一,说什么的都有,反对的人大多都是在拿粮草说事。
程大胡子在兵部四六不靠,也不胡乱掺和,他只是觉着兵部一些人压根没领过兵,就对军前将领们指手画脚,有些可笑。
其实在程大胡子看来,从兵部尚书尉迟信,兵部侍郎唐俭,再到下面的主事,员外郎,加起来也没尚书左仆射李靖的一句话管用。
人家那才叫名将,领过大兵,治理过地方,灭过国,杀过王,有李靖在省中坐镇,别人说的再多也没屁用。
报到皇帝案边,还不是听李靖的……嗯,皇帝也是百战之余,在军事上想要糊弄皇帝可不容易。
相比当年在河南称王称霸那些人,现在的程大胡子是一只眼睛也看不上,当然了,这其中肯定不包括他程大胡子。
如今兵部其实就在等辽东的一封捷报,好给辽东战事个结尾。
程大胡子有时就会恶意的想,如果薛万彻在室韦草原碰个头破血流,那可就有的瞧了。
尤其是兵部尚书尉迟信,他是高兴呢还是沮丧?
若是薛万彻兵败,那再领兵北上的肯定就是大将军尉迟偕了……
而且薛万彻身边还带着裴行俭,苏定方,程名振等后起之秀,一败之下,之前的功劳还剩几分?
也许很多人都会在暗地里偷笑吧?这要是搁在当初的洛阳城,大家就能一拥而上,把这几家给生吞活剥了。
…………
程大胡子管着的是府兵招募,操练等事,最重要的就是折冲府,现在看起来和辽东战事关系不大。
去年才是真忙,朝廷征召府兵参战,程大胡子新官上任,就面临一道大槛。
好在是熬过来了,因为去年突然撤军,程大胡子这里勉强混了个无功无过,兵部的功劳都在身在河北军中的兵部侍郎窦轨那里。
那位也是个奇人,自从大唐立国,就挂着个兵部侍郎的职位一直流浪在外,兵部的很多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程大胡子也头一次见这样的兵部侍郎。
另外一位就是程大胡子的老对头裴行俨了,他在西北公干,情形和窦轨不差多少,所以兵部有个说法,说这两位一个是伪唐降人,一个是河北降人,都不受信任云云。
可唐俭也是伪唐降人,还是李渊近人,怎么就在兵部如此势大?
程大胡子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在裴行俨回京述职之前,再升升官,不然等裴行俨回京,裴行俨整治他倒在其次,他一想到要给裴行俨见礼就腻歪。
…………
下衙之后,程大胡子骑着马直接去亲家门上报到,昨日里约好了的。
到了罗府,程大胡子现在待遇不一样了,他女儿现在是罗府长媳,罗士信再想像以前那样难为他也是不成了。
事先让人知会了一声,程大胡子到时,女婿女儿就迎在了府门之外。
罗大郎比程大胡子的女儿要小两岁,今年也才十六,当初孙氏张罗着两家结亲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女儿的岁数。
现在看来根本不是事,想和罗家结亲的人家多了,罗士信一直看不惯关西人的趾高气扬,少年时在晋地时也受了晋人不少欺负。
他自己娶了王氏的女儿,那是赶巧了,想着儿子还是要娶山东人,所以最后还是和程大胡子家里结了亲。
如果不是李破的儿女都还小,其实他是想自己长子尚公主的……
…………
在罗府府门外面,看着女儿珠圆玉润,容光焕发,说话都比在家里爽利几分的样子,程大胡子分外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