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县令大人怎么一个人出来了?还这个打扮?”李花儿先打破了沉默,问道。
吴灵均两只脚悬着,将斗笠放在一旁,还在记李花儿刚才说给自己的价钱。
听见她问,转头看着李花儿的侧影:“如今定了下来,就想去看看今年地里的情况如何,清河村我熟悉,所以就先自己一个人去了,县丞和师爷在县衙对了清河村的户籍和税银册子,就过来寻我。”
李花儿点点头,道:“要说今年的话,春天的雨水太少,到了现在要入夏了,雨水却一次比一次多,河水也涨了不少。大人去了田中的收成之后,再去看看河上的堤坝吧,咱们村子虽好,可如峡村那般在弯折窄处的,真要是龙王发怒,就不好了。”
吴灵均安静且认真地听着李花儿说的话,而后点点头,道:“是,我知道了,唐师爷也懂水利,到时一起去看看河道,或疏或堵,总会有个章程。”
李花儿听罢,转过头看了看他,笑道:“不愧是探花老爷,身边的人也是妥当的。”
吴灵均听见李花儿夸自己这个,脸上一红,低头道:“差得远呢……这个师爷,是燕归先生的一个好友,今次会跟我来,也是燕归先生出面请了的。”
李花儿乍然听见前世父亲的字号,心情难得地起伏了一下,以至于手中的鞭子错打了那大青牛一下。
大青牛“哞”地叫了一声,向路右侧拐去。
吴灵均一个不妨,险些从牛车上掉下来。
李花儿忙勒停大青牛,牛车歪歪斜斜地横在了路中央。
“大人,你没事儿吧?”李花儿忙问吴灵均。
吴灵均紧紧地把着车边,看了她一眼,不由笑道:“不过少给了你十文钱而已,不必如此吧?”
李花儿见他玩笑,这才放了心,复笑道:“少给了十二文呢,谁让我爱财呢?”
口中虽然玩笑着,心中却也很是感慨。
吴大少爷能得父亲青眼,自然是好事。
“其实,我还以为大少爷今次能中个头名状元呢,也不知道这状元和榜眼是什么样的人。”李花儿重新正了牛车,继续往前去,口中笑说。
吴灵均的脸,突然就红了。
“其实……”他吞吞吐吐地,“殿试的时候……陛下有心说要点我的状元。”
李花儿一愣:“那怎么会成了探花?”(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路聊天
吴灵均道:“有人和陛下说,我学问虽好,但年纪最小,做状元恐怕不服众,陛下听了,想了想就说‘朕见吴卿好才学,甚机敏,人也忠厚,又是这殿上里最好看的,就做个探花郎吧。’”
吴灵均越说声音越小,脸也越来越红。
李花儿却呆住了。
“这是殿试时候的事情?”她问了一句。
吴灵均咧着嘴一笑,点了点头,又用手摸着脸,自嘲道:
“从来只知道读书,至那日才知道,我还有副能得探花的好皮囊。”
虽然这并不是非常好笑,但李花儿还是不由笑出了声。
她认真回过头,看向吴大少爷那双朗朗星目。
这个已经成长为青年人的男子,除了身形还是略显单薄之外,面貌却已经长开,着实不能当少年对待了。
她点头赞道:“所谓身言书判,身还是第一位呢,所以当今圣上盛名,看人很准的。”
吴灵均脸更红了,避开眼睛不看她,唇角却止不住地上扬。
玩笑归玩笑,可李花儿再想想,又为他可惜了。
据李花儿所知,仁德皇帝虽然年号仁德,但气性不小,也不是经常夸人的。
所以,可知吴大少爷当时在殿试上的表现,应是令人满意。
谁知却被人横插了一嘴,就从状元变成了探花。
更遑论殿试之上那般言语,传之官场,吴大少爷就是个笑柄,前程也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