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管如何去燕国的确是最好的选择,首先,燕国和赵国同属北方,其次。燕国小,这两千骑兵若去亦当是一只不俗的力量,最后,此时燕国正在遭受廉颇的进攻,他们此去却是雪中送炭。
当然,唯一值得堪忧的却是燕王喜,这家伙不是做大事的人,只不过,出于对子钦的信任,这些骑兵却是并未多想什么。
一众人顿时朝着东方而去。
燕国位于赵国的东方。后世的东北包括宋朝最大耻辱的燕云十六州在内几乎都属于燕国。这本也是一个强盛的国家,昭王时期,燕国有大将乐毅,名臣苏秦。外加阴阳家邹衍。曾经盛极一时。差点灭掉齐国,后来数十年间武成王,孝王。再到燕王喜连续三四代才逐渐衰弱下来。
若非秦国已经强到无可匹敌,子钦甚至相信待到燕丹继位之后燕国还能再次强盛起来。
战国七雄,楚国偏南,虽然地域辽阔,但是自古以来以南往北统一天下几乎不可能,齐国富有,却非攻伐之国,唯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唯有赵国,秦国,燕国三个国家而已。
实际上这三个国家亦是最有韧性的国家,这三个国家都是北抗胡人,却又能够向南和诸国争霸的国家。
燕国亦是子钦一开始选择的国家。
至于燕王喜,若是识相自然无事,若是不堪扶持,子钦相信燕丹绝对会赞同将他囚禁。
实际上,在燕国,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两千骑兵朝着东方而去,子钦一马当先,这一路并非平静,实际上,从赵国叛国前往燕国,行程远比从魏国杀出来更加困难。
魏国虽然目前强过赵国,但是魏国却有一个致命点,那便是无名将,而赵国可是有廉颇,李牧在,更何况,此时李牧便在燕赵的边境。
子钦不知道李牧在战场上到底强到什么地步,但是,却半点不敢小觑李牧。
好在,此时子钦身边亦不是无人,李信本是极为厉害的将领,狗屠亦不是简单角色,加上子钦本身冲锋陷阵强悍无匹,这一路却是平静,直到逐渐至武阳。
廉颇的攻势无双,燕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连下数十城,便是武阳亦已经被赵国拿下。
李牧的守军便驻扎在这一带。
从进入武阳的周边开始子钦逐渐小心起来,他冲锋陷阵所向无敌,但是轮到设伏等等却和廉颇,李牧这等名将相差十万八千里。
然而,当骑兵逐渐接近武阳的时候子钦却愕然的发现李牧竟摆开阵势在大道上等待着他。
这赵国名将竟似乎打算在野外和他来一场公平的对决似的等候在了大道上。
子钦刚想结阵冲锋,突然却发现李牧竟独自脱离队伍朝着他策马而来,这名将竟似乎并不打算和他开战。
子钦亦独自策马上前。
“你不是来阻止我的。”
子钦淡然开口,他看着这赵国名将,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超级骑将。
“我不想赵国再有损失,你麾下的这支骑兵若是要挡下来,就算我亲自出手亦最少要数万骑兵才能做到,赵国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李牧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当初他却是没有察觉子钦强悍到这地步,否则的话他绝不会让赵王犯糊涂。
“我可以放你去燕国,只是,我希望你答应我,起码二十年内不要兵出赵国。”
李牧的眼神微微有点飘渺,子钦微微一愣,二十年,又是二十年。
秦国还有二十年才能一统天下,李牧却要求他二十年内不兵发赵国。
“或许带着他们到达燕国之后我就会离开,二十不二十年对我亦没有多大的意义。”
子钦淡笑起来,“不过,我可以答应你,只要我在燕国,便绝不会兵发赵国。”
这句话说起来极为简单,做起来却极难,毕竟,子钦就算去了燕国亦只是一个臣子,而非君王,又凭什么做主这等军国大事。
但是李牧却相信了子钦。
他下令放开道路,任由子钦一伙离去。
这个时候,不管是子钦还是李牧都未曾看到在李牧麾下那群士兵中有一些人的眼中闪过阴冷而狰狞的笑容。
这些人却是赵王的密探,是赵穆一手训练出来的密探。专门混迹在各个将领的麾下,为赵王监视这些将领的忠诚。
李牧更是不曾想到,便是因为今日的事情,导致后来秦国攻赵的时候轻易的用了一个离间计就让赵王干掉了他。
过去武阳之后子钦行路的速度快起来,不过几日的时间就到达了燕国的首都蓟。
燕王喜对于子钦的到来表示了高度的欢迎,实际上,自从杀出魏国之后子钦率领的这两千骑兵便已经是各国最希望得到的骑兵部队。
现在子钦带着这支部队投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