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只需要“暂停”,此外什么都不用做。
所谓胜利之舟,会被时间的河流,推到祂面前。
龙佛广袍大袖,一手覆钵,缓缓闭上了带血的眼睛:“我拭目以待。”
……
……
平静的眼眸,嵌在白色的面具中。
面具上密密麻麻的黑色小篆,分明文气贯通,是一篇雄文气象。
可每个字都认得,连起来却不能读懂。
字不成句,句不成章——理论上它不该有文气。
可情绪激烈,笔画锋利,好像每一个字都要透纸而出,渲染一些什么。
早些年还有人怀疑它,觉得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现在已经没有人觉得是这篇文章的问题,都觉得是自己境界不够读不懂。
因为面具的主人,是“布衣谋国”王西诩。
这篇文章,他写了半生。
星穹隔绝是他所知,星占宗师在这时候很容易成为敌军的目标,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但他不能不来。
甚至不能晚来。
古老星穹的隔绝,每多一刻持续,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神霄推门,六大霸国担责天下,为人族先锋。
就整个神霄战场而言,六国早就划分了自己的攻伐区域。
当然也有守望相助的默契,但更多是卯着一把劲,要在这一场决定人族运势的大战中,分个子丑寅卯出来。
不说“定鼎神霄者为六合”,也是“先定神霄者诸侯伯长”。
这是大家都要认的神霄至功,更会得到人道洪流的反哺。
不过在星穹隔绝这样的大战略劣势前,争功争先的心思必须放一放,团结合作才是唯一的答案。
诸国星占强者,都是老朋友,也都是老对手。
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星穹真相,当然也在想办法沟通彼此,共通信息,集众之力,解决难题。
王西诩做的事情跟别人不一样——
他选择去支援宋淮。
诸葛义先死后,人族星占第一人究竟是谁,或许有很多争议。
但名声最大的那一个,毫无疑问就是东天师。
毕竟四大天师的历史,也能算是贯穿了人族的文明长河。
(其实诸葛义先活着的时候也有很多争议,但一来超脱之死为砝码,二来……死者为大。目前大家普遍认可他是星占第一人。)
论名声,论地位,论实力,倘若诸天联军要对星占宗师下手,宋淮绝对是最重要的目标。
相较于陷在黑暗迷雾中的古老星穹,“宋淮的行踪”显然是一个更容易推演的答案。
尤其是在这种需要大家守望相助的时刻,宋淮大约也不会在行踪上,对人族其他星占宗师遮掩什么。
王西诩去找宋淮,而不是找星穹隔绝真相。一来可以有效避开诸天联军针对于此的阻击,二来可以通过更改宋淮那处的战场形势,撬动整个星穹反击战的局面,三来针对宋淮的危险,本身也是古老星穹的一种答案。
但东天师毕竟谨慎,或是考虑到人族内奸的风险,或许本身很注重私隐。
总之王西诩对东天师的行踪演算并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