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中伸出爪子,在玉书之上落笔,写了一横。
沉默了下。
哗啦一下,直接动用法术,玉书上密密麻麻一下多出了大片大片的文字,全部都是【正】字,比起之前,直接写满了一本,烛照九幽之龙微微颔首,再度将这写满了的玉书收起来。
而后虚空中出现了新的一本空白玉书。
这才轻描淡写在上面又画了一横。
本座心胸宽广。
积累足够了之后,再一并清算!
…………………………
龙虎山·天师府。
张若素又安抚了一翻阿玄之后,火烧屁股一般回了龙虎山,回来之后,也不说什么话,只是一头冲进去了道藏典籍之处,寻找到了之前曾经和卫渊所说【参天地之造化】对应劫难的那本书。
“……果然,十魔九难,道者之劫。”
“大多都是考验非武力的部分,考验的是求道之心坚固与否。”
“非力量所能比拟,与其说是劫,倒不如说其实是在警醒修道者,让修行者一颗心能够澄澈无瑕,不为外物所动,故而可以独参天地大道,道行便可日渐提升。”
藏书阁里,老道人翻看完这许多的道藏,浑身灰扑扑的,却只觉得心中的疑惑消除了许多,对于参天地大道,以及对于自我心境的修行有所领悟,感慨低语:“不愧是我,道门,不,道家真修的路子啊……”
“和如今掠夺灵气入体,引来雷劫的方法截然不同。”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古来如此啊,古来如此……”
“我且看看着十魔九难之考,道人心中之劫来源于谁。”
张若素翻看前方,神色微微凝滞,大脑一片空白:
“元始天尊……降伏诸魔,令其考验修道者内心心性?!”
“元始天尊……”
回忆先前那白发道人也听到了参天地之造化而非夺天地之造化的劝告,回忆自己之前在玉虚宫曾经和那白发道人提起这十魔九难。
却又未曾说出十魔九难真正内容。
回忆李太白,道祖,释迦自过去而来赴约。
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道人双眸温和垂落,观看溪流和微风如见到了岁月和因果,真正淡漠从容,大能气机,仿佛执掌之间便可以把握三千因果和无数岁月。
一时间头皮发麻。
哗啦一下这本书落在地上。
“元始……天尊!”
………………………
卫渊明悟了烛九阴创造的那个法门,看着眼前的浊气道果,若有所思——是利用清气压制浊气,再以自我强行容纳浊世道果,于此便可以将其当做一法门神通调动运用,虽然无法和彻底容纳浊世道体的状态相比。
但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具备道体这个级别的大神通。
卫渊看了看这东西。
双眸幽深,看到了一条条因果,诸多的修炼这一法门的方法,以及对应的成功概率,需要花费的时间,需要消耗的经历,以及其中对应的副作用,并且在其中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