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皇来了兴趣。
小神医下午前来,送了一幅《赤壁图》,自己很满意,可以看得出,小神医很用心。
八尺大篇幅!
一共六幅图,甚好!
还有曲韵谱子,此刻那些乐师已经来了,在外面等着,待会就可聆听了。
看着小神医和长乐在这里说笑……便是好奇过来了,一首新词?小神医作的?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哦,这是一首浣溪沙!”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妙!”
“妙!”
“小神医,你这首词……写得好。”
“长乐的母亲,朕是知道的,是一个知书达礼,性情温柔敦厚的,可惜,不是一个有福的。”
“太妃当初就很喜欢长乐的母亲,也是为此,长乐母亲去后,将长乐多带在身边。”
“当时只道是寻常!”
“好一个当时只道是寻常!”
“小神医,你真真是诗才天授。”
“这首词……朕读之,都有些想念故人了,朕少年登位,父皇和母后也……。”
“……,不提那些了。”
“太久远了。”
“这首词……不错!”
“浣溪沙的词……向来很少出精品,小神医你这首词……甚好。”
“长乐,好好收着!”
“小神医,朕记得小神医你的母亲也早早去了,感怀己身,心绪若斯。”
“……”
“乐师已经来了,听一听小神医你作的那些曲子如何!”
“那块寿山石印章……朕可是早就派人刻印好了,若然曲韵极佳,就赏给你了。”
“省的璇儿那个小丫头埋怨朕小气。”
“……”
是一首很纯正的浣溪沙,上皇诵读之,不住赞之,轻捋颔下如雪须发,一时间,也有些许感怀。
没有沉浸其中,看向身边的长乐,深深一语。
长乐这孩子……很懂事,很听话,行事也是很稳妥,内务府差事也做的极好。
若是她母亲知道,足以慰心。
公主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