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世忠看来,岳飞一心北伐却屡次不成,绝对不愿意放弃兵权才对。
可偏偏,岳飞却放弃了!
就在韩世忠心中无数念头百转千回的时候,秦桧已经笑呵呵地开口了。
“韩将军莫非还想要继续和兀术沙场争锋不成?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廉颇虽老尚能战斗啊!”
韩世忠身体一震。
廉颇老矣这个典故,韩世忠当然是知道的。
在典故中,廉颇虽然能力挽强弓,还能一顿饭吃三斤肉,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被君王冷落,至死也没有再获得启用。
这是秦桧在警告韩世忠,如果不交出兵权,就是廉颇的下场!
韩世忠深吸一口气,无可奈何地开口道:
“臣,领旨。”
韩世忠话音落下,赵构和秦桧如释重负,都露出笑容。
杯酒释兵权第二次,成了!
张俊同样也露出了笑容。
岳飞和韩世忠被解除兵权,吴玠死后巴蜀军队一分为三。
杨沂中和刘琦都是小辈,无论职位还是资历都无法和张俊相比拟。
从这一刻起,张俊就是南宋朝廷真正的头号大将了!
岳飞平静地回到了自己的太尉府,召集了跟随自己而来的亲兵们,告知了情况。
“我已经不再是统领大军的统帅了,你们也回归鄂州去吧。”
“趁王贵和张宪还没有被朝廷解职,我给他们写一封信,他们会妥善安排你们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亲兵们都十分愕然,但也只能洒泪告别岳飞,离开临安府。
【赵构在解除了岳飞和韩世忠的兵权之后,很快就露出了猜忌功臣的真面目。】
【韩世忠仅仅因为保留了三十多名亲兵在府上,竟然也惊动赵构亲自下旨,要求韩世忠即刻将这三十多名亲随发回楚州。】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画面中,赵构、秦桧还针对岳飞做了诸多准备。
将韩世忠、张俊、岳飞的三大宣抚司全部撤销,原本“行营前护军”“行营中护军”和“行营后护军”的军号也一并撤销,改为“御前诸军”。
为避免引起岳家军的过度反弹,王贵和张宪两名岳家军副将依旧被任命为“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和“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
但实际上,赵构先是任命秦桧党羽林大声前往鄂州,作为“湖广总领”,负责湖广一带的所有钱粮,并且掌管鄂州诸军所有和朝廷往来文字,事实上作为监军和掐断岳家军后勤之用。
此外,又特地将刘琦外任为鄂州附近的荆南府知府,并给刘琦密旨“或遇缓急,旁郡之兵许之调发”。
一旦鄂州岳家军高层有变,刘琦就可以凭借这份密旨掌控整个岳家军,清理掉那些可能会对南宋朝廷造成威胁的将领(包括但不限于王贵、张宪等人)。
除此之外,在枢密使张俊的配合下,岳家军的大量统制、统领等将军被密集调动前往其他战区,也是为了分散岳家军的力量。
韩世忠的韩家军也获得了同样的待遇。
总之,几个月下来,岳飞、韩世忠的军队已经被各种手段严密地监视和控制起来了。
这同样也引发了许多有识之士的不满,纷纷上奏,认为:
“近日罢宣府三司,罢各路援兵,顿驰武备,罔意边防,呜呼其为国!”
对于这些有识之士来说,赵构、秦桧的行为无疑是非常令人不解的。
要知道战争才刚刚结束,兀术才从淮西撤军没多久。
而且金军眼下只是和南宋军队脱离接触,并没有解散回朝,随时都可能会再度南下。
面临如此严峻的军事威胁,赵构秦桧却迫不及待地罢免兵权,削弱边军,简直不要太奇怪!
镜头中,秦桧前来觐见赵构。
“陛下,这是兀术都元帅刚刚写来的信,他催促我们尽快弄死岳飞,否则就要继续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