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会心一笑,“哀家倒是觉得平字极秒。”
容歆不解抬眸,平字听着并没什么特别的,怎的会给她这个封号呢。
康熙倒是第一时间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意思,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
这原是一首并不十分出名的宋代小诗,其中意境却同容歆格外契合。
这小丫头便如平湖一般宁静纯粹,然世间万物皆可入她怀中。
“皇祖母这个字取得甚妙,倒是比朕想的那几个精巧的多。那日后便是平妃了。”
康熙最后那句话是对着容歆说的。
平妃,容歆轻轻颔首,这封号嘛叫什么不都一样吗。
她虽然体会不出康熙所说的什么精巧来,但也还是欣然接受了。
————————
回到储秀宫,众人早就得了消息,齐刷刷跪倒在容歆面前。
“奴才参见平妃娘娘!平妃娘娘万福金安!”
“你们的消息传得倒是快,圣旨都还没下来呢。”
容歆赶紧叫大家站起来,这样冷的天,动不动跪来跪去的膝盖都得冻坏了。
“是。”
如兰赶忙带着众人站起来,笑吟吟迎上前。
“日后咱们储秀宫便再也不会有什么闲言碎语了,我们娘娘如今也是宫中正儿八经的平妃主子了。”
如兰轻声感慨,瞧着像是快哭了似的。
“姑姑,瞧您。本是大喜的事,哭什么。”
容歆下意识咬唇,拿帕子递给如兰。
“是是是,奴才就是替主子您高兴。”
望着如兰通红的眼睛,容歆突然明白过来,为何康熙哪怕不睡自个儿,也要翻她的牌子了。
这名正言顺四个字实在太过重要,她在宫里头有人议论也就罢了,宫外头兴许也有个别人说些不好听的话呢。
如此想来,康熙待她倒也还算不错。
“主子,你这平妃可是四妃之首呢。”
如兰缓了缓,又笑着说道。
“你如何知道的?”
“适才奴才去内务府给您拿吉服,瞧见您的牌子就搁在皇贵妃后头。内务府的人还说,万岁爷亲口吩咐,要专门给您一个人准备册封仪式呢。”
如兰轻声解释道,说的容歆越发惊讶。
康熙真是里子面子都给足了,容歆庆幸自个儿是从赫舍里府上出来的姑娘。
若非看在太子爷和阿牟的份上,哪里有她的今日呢。
如今想想,三姐姐还真是糊涂。放着这样好的前程不要,偏要弄些小手段得罪人,真真儿是得不偿失。
——————————
三、
内务府给容歆的册封仪式比当初给德妃的还要气派三分,如此一来,哪怕是康熙没有明面上给这五个妃子排序,众人也都默认储秀宫这位年纪最小的平妃娘娘才是仅次于皇贵妃的那个人。
而赫舍里府上,三奶奶也终于得以开始给容瑜议亲了。
她们家又出了一位宠妃娘娘,再加上太子爷已然逐渐开始处理政务,赫舍里家在大清朝可谓是蒸蒸日上,又迈上了一层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