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所以亩产相差了十几倍,口感方面差距也极大,就相当合理且正常了。见此情形,并且又尝了一下海商版本的土豆红薯口味之后,那些先前觉得贵太妃的功劳没那么大的人,包括容华帝,这才明白贵太妃所谓花了几十年时间精心培育的改变有多大,功劳又有多么大。p
小麦水稻从古至今数千年的改变。p
都没这么大。p
之后,可以说所有人都放弃了种植海商版本土豆红薯,就连海商本身也放弃了,转而开始专心培育其他新品种。p
而丁云这个贵太妃本人的功劳。p
总算彻底确定,无人再质疑。p
不知是因为愧疚,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在有了此次对比之后,容华帝便在朝堂上提及给丁云加封之事。p
百官宗室们除了礼部略有异议。p
其他人大多都没反对。p
有一部分是觉得自己先前看低了贵太妃的功劳,有些愧疚,有些是觉得这是皇家的事,与他们并没有太大关系。p
还有的则是觉得,用一个虚名抵消这么大的功劳,其实也还算挺值得的。p
所以在大多数人都同意,没意见的情况下,礼部的那点意见,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没多久,这件事就算是顺利通过了百官协议和宗室决议,并由礼部和宗室那边共同商定了一个册封大典。p
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p
对丁云进行正式晋封。p
因为没有前车之鉴,所以礼部那边也只能自己揣摩出了一个晋封大典,主体流程基本彷造皇后升太后的流程,只不过在中间加了个祭祀建武帝的步骤。p
没办法,此次晋封之后,丁云就算是建武帝的正妻了,总不能所有人都知道就不告诉建武帝吧,这也不合适啊。p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p
所以加个祭祀建武帝的步骤。p
是十分必须的。p
与此同时,出于考虑到贵太妃的年纪比较大,中间很多比较烦琐劳累的流程,还进行了一定精简或者由人替代。p
如此这般折腾了一天结束。p
丁云总算完成了原身的遗愿,成功成为太宗太后,有资格随葬于帝陵中。p
注意了,是随葬不是陪葬,随葬是跟他葬一起,都葬在主墓室,陪葬是葬在边上的陪葬墓里,这不是一个概念。p
太妃之类,甚至大臣,都可能有资格陪葬,但随葬的一般只有正室皇后。p
当然了,按规矩礼法是这样,但做皇帝的想不按规矩来也有的是办法,就是让自己弟弟随葬,都没人敢多说啥。p
这时候吧,丁云她其实就已经可以撤了,可以直接抽身离开这个世界了。p
不过出于考虑到她那个八卦史书才刚写了没几年,数量太少,以及金手指的具体试用频率很少,不太好写试用报告,所以丁云并没急着离开这个世界。p
只是在成为太宗太后之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使用生命宝瓶多做一些尝试,并且顺带直接写起了试用报告上。p
试用的时候就将报告写好。p
回去提交任务的速度不也更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