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种临床试验,发现DES可以明显改善支架的早期通畅率,也因此医生们的手脚被彻底放开了。
对于冠心病,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医生们可以大胆地进行支架植入。有些病人甚至植入2-3个首尾相连的支架,在原来狭窄部位的前后“扩大战果”。
镀膜支架上的药物终会耗尽,到那时,医生和患者又将面对BMS刚开始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DES虽然早期通畅率很好,但是长期通畅率却是一个问题。
在21世纪初,海外的科学家曾经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架概念。
这种支架和传统的支架不同,它可以在体内自行溶解,被机体吸收。
这样,它在动脉狭窄时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当急性期过去、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后,它可以溶解、消失,从而避免了局部炎症反应的不良后果。
但是这种东西现在只是存在于概念中。
目前实际应用上还是以DES为主。
因为如果连早期通畅率都没办法保证,那么又有什么资格来说远期通畅效果。
可是,这不代表BMS就已经彻底地淡出了舞台。
有一些心脏中心里,BMS依旧是冠脉支架的主流。
郑毅的脑子飞快地运转着。
那么对于这位老爷子,到底什么样的支架更加适用呢?
BMS早期容易发生狭窄的原因就是因为血小板系统的活化,导致血小板在支架内吸附,导致了血栓的形成。
DES在远期发生狭窄的原因也是在药物消耗殆尽之后出现了类似的反应。
但是这些问题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这些血小板都是有着正常功能的血小板。
郑毅到底脑子里反复的闪过了老爷子的病情。
这个老爷子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诊断明确的。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老爷子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血小板的生成明显地减少。
就算是新生成了一些血小板,这些血小板大多数也都是无功能的血小板。并没有血小板应该具有的止血和形成血栓的功能。
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
在放完支架之后,老爷子体内的血小板并不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导致支架内狭窄。
再结合老爷子本身血液疾病的预期寿命,选择BMS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老爷子的问题?
这位老爷子可能压根就不需要使用DES。
但是这个老爷子如果进行支架手术的话,也同样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
无论是BMS还是DES,抑或者冠心病,都需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尤其在放完支架之后,更是需要同时吃两种以上的抗血小板药物。
这叫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老爷子现在的一个血小板情况是不适合吃这些药物的。但是如果不吃,却又违反了医生的原则。
这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综合考量了。
想到这里郑毅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刚刚庄主任和宋主任回答了自己问出的难题。
现在难题到了自己身上了。
https:。lusetxtbooks9265092650891309658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lusetx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