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的学习结束,放学。下午未时三刻上学。”
“嗷~吃午食了!”林江第一个冲出教室。林海紧随其后。
林潭仍睡眼惺忪,迷迷瞪瞪,茫然偏头看看身边的林川、又望望前方居高临下盯着自己的父亲。
不解问道:“爹,是放学了吗?哥哥们都跑出去了!”
“嗯。”林大伯看着一团孩子气,还告二个哥哥狀的小儿子,无奈又好笑。
林川将书放进书包,又将书包摆平整,拉拉林潭,道:“走了,小潭,咱们也吃午食去。”
因为在这不算很冷的季节,还不用烧煤炉。所以,林奶奶前两天提议让林妈妈带上些粮米打伙。
干脆带着林川也在上房吃一日三顿。娘儿俩只在夜里回去睡觉。
免得他这个娃儿跑来跑去,也免得林妈妈另起锅灶。同时也能够节省些柴火。
林妈妈当时略一思索,无可无不可的也就答应了。
当初分家,也是林二伯娘闹腾着一定要分的。因为不分家,他们夫妻赚的钱要上交九成。
没想到,她闹着分了家以后,林爷爷林奶奶要求上供的孝敬银钱也差不多。
林二伯娘喊上娘家的父母兄弟来说情,好说歹说,最后在林奶奶当亲家面狠狠批评了她一顿之后,减少了一半多点的孝敬银。
老两口,一家供给一人二两一年,二人就是四两。原来要求的是一人五两一年,二人就是十两。
二伯娘娘家因为是自家女儿闹腾的分家,理亏,不好说什么。最终虽然也认为老人的孝敬钱要的多了,也只好让女儿认了。
吃过午食,林川在爷奶的床上睡了一个小时的午觉。
午觉起来,洗个冷水脸,又是精神满满的上一个下午的课。
继续听林大伯讲《孝经》后面的第六章(庶人)、第七章(三才)、第八章(孝治)、第九章(圣治)。
待林川听讲完毕,将原经以及译文全部背诵熟悉流畅以后,又到了下午酉时初,应放午学。
吃过晚食,休息了大概二刻时辰,林大伯就在饭桌上又开讲。
这后面的九章孝经,林大伯完全就是照本宣科的读完,没有引申开来讲解。
林妈妈、林爷爷对于大伯讲经讲得如此快速,都有些不理解。但也理智的没有当场询问。
林大伯读完,将手上的书本递给了林川。
因为林川没有《孝经》这本经书,在课堂上时是与林海共用的。
“你将书收好先用着。等大伯忙完了水库之事,再抄好一本后跟你换回来。”
林大伯看着小侄子的眼睛,里面是早慧的明事理智,认真嘱咐。
“明、后两日,大伯要先给你讲解《论语》,这书大伯只多了一部,林海的进度慢,就先给你用。
让你三个哥哥复习以往所讲。等大伯去忙徭役之事时,你跟哥哥们一起,每日里照旧读书,巩固这几日大伯所讲的七本书。
他们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你跟他们照着书讲解。他们若还不明白,就等大伯回来再讲。”
“是。”林川接过书,爱惜的轻轻抚摸。
这时,林妈妈、林爷爷他们才知道最后入学的林川已经走在了三个哥哥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