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奶奶想起二儿媳妇往日里说的话,反问:“你不是说你几个哥嫂都疼你?”
疼你还能当你是丫鬟使唤?
“他们忙不过来呀,我也不能光看着不搭把手吧!”
“死鸭子嘴硬!”林奶奶心里鄙夷,“那你留在家里。你们分家分有十五亩地,留家也饿不死。”
“不留。”二伯娘不喜欢留在乡下种地,日晒雨淋的,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
她在店里帮哥嫂忙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一月大哥也开八百钱给她。
“随你。”林奶奶不喜欢女人跟着男人在外面打混。
“小磊六岁,小刚五岁,应该开蒙了。你们送去学堂没有?”
“明年送。”
“明年?”林奶奶道:“哪个明年?今天是最后一天。”
二伯娘:“就是马上到的这个明年。开春,回府城就送。”
“那还差不多!”林奶奶点头表示满意。
“宁愿大人苦点累点,都要送儿子去读书。不说考科举,至少要能说会算。出门在外,才不易被人哄骗!”
小三娃观察这么久,发现这个家里的几个女人都算有见识,不愚不蠢。放心了。
“我赢了,爷爷。”林江有些兴奋的声音。
“是,爷爷。你看二堂哥这几线都已经五子连通。”这是小逑的声音。
小三娃分辨着,也知道了在里屋,爷爷在与几个哥哥玩五子棋。
厨房里,二伯在喊:“哥,今天让我来露两手。我在府城跟人学了二道新鲜菜。”
“行。你来露二手,让我们都尝尝府城车马店大厨的手艺,看是不是能够鲜得让人吞掉舌头。”
看来,二伯是个好厨艺的。而大伯也是个可以掌灶的。
一家子老少、大小,忙的忙,闲话的闲话。
到了中午午时正,林爷爷在院子里点了三响炮竹。
林奶奶在堂屋的神龛下面摆了一大桌祭品,猪头、羊头、凤头、一碗杂锦素菜,一碟炒米糖、八杯米酒,请地下的祖宗们上来团年。
在院子的中间也摆上了一大桌祭品,跟请祖宗们的一样。这是请天老爷(玉皇大帝),财神爷,土地普萨、观音娘娘等下来过年的。
拜请完各位神仙和祖宗们,一家人开始上桌吃团年饭。
林爷爷父子三人带上四个大些的孙子坐大桌。他老人家是独占上方。要喝酒。
林奶奶带着三个儿媳妇和三个小些的孙子坐小桌。林奶奶也是独占上方。
林川只能躺在西屋爷爷奶奶的床上听外面的动静。
“来,过年。咱父子三人干一杯,你们娘仨在那边也干一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你们三弟服完兵役能够平安回来。”林爷爷提议。
林川思索着掰了掰手指头算,这个家里九个孙子,没有孙女。有点阳气过旺哈。
一大家子十五口人,还差了个三柱爹,不然,就该是真正的一家团圆。
哦,不,还有两个出嫁到了县城那边的姑姑。
希望两个姑姑家和家里一样,欢乐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