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举起孔融的书信,向众文武道:“列位请看,这是北海太守孔融的书信,大家可知道孔融在信中说了什么?”
戏志才第一个道:“主公,孔太守可是怀疑岳超有不臣之心,想要出兵讨伐,邀请主公同去?”
程昱笑道:“事实怕是正好相反,岳超图谋北海,不知孔太守因为什么事情,而犯在了岳超的手中,这一封书信必定是求救无疑。”
曹操笑道:“仲德所言极是,事实确实乃是如此,孔北海在青州大骂岳超,致使岳超兵发北海,情势一触即发,若然没有一个真正的英雄豪杰出面相助,不仅仅青州为岳超所有,便是孔融家小,届时也将不复存在。”
荀或皱了皱眉,询问道:“既然如此,主公是打算发兵相助?”
“非也!”
曹操摇了摇头道:“青州五郡,已经失了四郡,这座雄州,对于我曹操来说,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价值,而且,即便得到了北海,还需要与岳超的势力接壤,诚然不是一件好事,若然出兵,不论是否胜败,都不是十分划算。”
荀或点点头道:“虽然胜算不大,而且没有什么利益可言,八成还会结怨岳超,得到一个无比巨大的敌人,但是……”
荀或道:“主公想过没有?岳超百战百胜,在当今天下,乃是与西凉勐虎董卓相去无几的绝世人物,主公若与岳超放对,不需要大胜,仅仅是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也可以大涨威望,为天下人所敬,到时候,未必不可以因此而尽掌豫州、兖州二地,与岳超分庭抗礼。”
曹操眼眸一闪,十分的振奋。
荀或所言,他又怎么会没有想到?
只不过。
胜了确实可以为接收豫州、兖州奠定一个好的根基,但是,万一是败了呢?
他曹操的家底不丰,若然一次大败,那就是壮志成空,泯然于众人了!
此事实在是过于重大,即便是曹操这样的人物,一时间竟然也难以决断。
正在此时。
探马来报,道:“禀告主公,有来自豫州刺史府与陈留郡守府的书信。”
曹操一惊,连忙上前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好友陈留太守张邈、豫州刺史孔伷的来信。
曹操看过之后,不由大喜过望,面向麾下众将,声音振奋的大喝道:“即刻整点兵马,我们兵发北海,会一会岳超这个家伙。”
诸将一惊,皆是有些好奇,不知道两封书信中写了什么东西,竟然让曹操如此振奋?
却原来。
豫州刺史孔伷与陈留太守接到孔融的求救书信,自忖不是岳超的对手,与手下人商议之后,一起做下了决定。
他们不是对手!
可是他们豫州、兖州,并非是没有人杰,能够对付岳超的豪杰,好像也有一两个存在。
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刺杀董卓,号召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曹操曹孟德。
豫州刺史孔伷,愿意发兵两万,以曹操为帅,往阻岳超。
陈留太守张邈,愿意发兵三千,以曹操为帅,往阻岳超。
两路大军加上曹操麾下的五千人马,如此强大的实力,曹操觉得,就算是遇上岳超,也可以搏一搏了。
乱世岂不就是如此?
哪里有那么样适当的时机,哪里有那么样合适的机缘?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所谓的机缘造化,都是大丈夫真英雄,一次次生死相搏创造出来的。
项羽如何?
若没有破釜沉舟的奇迹,怎能有后来的不世霸业?
曹操当然也知道这样的道理。
麾下两万八千精锐,若然依旧不敢出战的话,未来的天下,即便是遍地机缘,只怕也难有他曹孟德的什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