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刘玄德的二弟关云长吗?怎么会有这样惊人的气势,似乎不逊色于岳鹏海和吕奉先,他的武艺,只怕再次产生了突破!”
曹操内心,立时就是咯噔一下,表面却是不露半点儿异色。
“哈哈,公山,岁月匆匆,昌邑一别,我们终于再一次见面了!”曹操与十七路诸侯会面,对于其他人不屑一顾,唯独面对兖州刺史刘岱,十分之热情。
一见到刘岱带领麾下的文武到了,立时便亲热的迎了上来,向着刘岱道:“有公山你这样的天下之英雄前来会盟,我等惩奸除佞,便更加有把握了!”
却说曹操为何如此重视刘岱?
却说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凉州刺史韩馥(原本为冀州牧,后被董卓迁为凉州刺史),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冒,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金城太守韩遂(顶袁绍)、豪杰曹操。
这些人中,以刘岱之位为尊,不仅如此,刘岱乃是汉室之宗亲,坐镇于兖州这等钱粮充足之要地。
此番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大家都是怀着一腔义愤而来,许多人家资浅薄,根本没有多少钱粮支撑大战,众诸侯的粮草与后勤,十有八九还是要落在刘岱的身上。
作为天下诸侯的衣食父母,怎能不得到曹操的尊重与称赞?
曹操话音落下,左右立时便传来两道重重的冷哼。
循着声音看去,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刘岱的身前,袁术、公孙瓒!
袁术麾下,不唯有大将孙坚、纪灵,孙坚的长子孙策,以及孙氏四大家将,无一不是武艺过人。
公孙瓒就更厉害了。
他本身的文臣武将不算什么,最要紧的是刘关张三兄弟。
有这三兄弟的存在,气势一点点儿不逊色南阳太守袁术。
反而被曹操大加赞叹的刘岱,麾下大猫小猫三两只,一个像样的人才也没有。
不过,刘岱并不知道双方的实力,自诩兖州刺史的身份,面对两人的挑衅,径直回以冷哼,向曹操谦逊几句之后,不屑的向着想要交好自己的几路诸侯行去。
望着眼前的一幕,曹操忍不住感到有些忧心。
仅仅是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竟已使得众诸侯你争我夺,针锋相对?
如此剑拔弩张、气势汹汹的样子,哪里有团结一致为国除贼的气象?
原本在曹孟德的心中,只需要天下诸侯齐心协力,区区一个董卓,还不是待宰之羔羊?
但是。
此时此刻,他突然发现。
想要天下之诸侯齐心协力,那是何等的不容易?
此时此刻,曹操确实也不失为一名忠臣,为国除贼,他是真的没有几分私心,满心都是击败董卓后,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
“如今天下英雄,差不多都到齐了!不过……”
众人齐聚,南阳太守袁术首先盯着曹操道:“我们讨伐董卓,总不能各自为政,让天下人看起来如同一盘散沙一般,孟德,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对!”
曹操、孔融等听了,都是闻弦歌而知雅意,闻言连连点头赞同道:“公路兄说的对,首先,我们必须得选出一个盟主出来,统领大家!”
“那么?”
袁术环顾众人,目露精光道:“谁人可为盟主?”
事实上,这是明摆的,按爵位、比官职、论资历,徐州刺史陶谦、豫州刺史孔伷,加上兖州刺史刘岱等人,他们几人官职最大,兵马也最多。
要统领天下英雄,自然要拳头大的来,几人明显是最有资格的。
不过。
作为发布檄文的曹操,手握圣诏(虽然是假的圣诏),号令天下,同样拥有成为盟主的资格。
果然。
立时便有人开口道:“孟德兄乃是讨贼的发起者,而且,他孤身刺杀董卓,天下谁人不知,依我孔尢来看,孟德有资格统领我等共诛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