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照临的情绪瞬间被兴奋代替,转而期待起来。
不过他低头又看了一眼杯盘狼藉的桌子,开口问道:“师傅?那这些碗碟?”
“当然是你收拾好再过来书房找我啦!难道要为师来收拾么?”九叔佯怒道。
“怎敢劳您老人家大驾!我马上就来收拾!”徐照临麻利地行动了起来,虽然作为家里的老幺,可家务活却是从小做到大的。
九叔看着徐照临忙碌的身影,眼中闪过了得意的神情,他已经好久没有捉弄和使唤过徒弟了。
待徐照临洗净、整理好锅碗瓢盆来到书房,发现正九叔负手背对着书桌,一副高手风范,逼格满满。
桌上则是放着一张如同成人巴掌大的符纸,符纸呈淡黄色,被剪裁得异常整齐。
旁边的砚台上架着一支精巧的毛笔,笔杆通体暗黄色,从笔头处伸出一簇裹得紧致的尖毛。砚台里面已经有墨水在微微荡漾着,只是这墨水的黑中隐隐透着红色,看起来有点诡异。
“照临!你可知道咱们茅山派的看家本领有哪些?”九叔朗声问道,没有转过身来。
“斩妖除魔,捉鬼驱邪么?”徐照临试探性地答道。
“那要靠什么去斩妖除魔呢?要是妖魔的邪力比你更高强,那你又该如何?”九叔接着问道。
“勤恳修行,努力提高自身修为。”徐照临答道。
“法力为万法之根本,若无法力奠基,一切法术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但修行一途在短时间内难以取得重大突破,若是修为不够之时,遭遇强敌,该如何?”九叔点了点头,又抛出个问题。
“那自然是要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持自身,尽量缩小与强敌的差距,若是仍然与强敌实力悬殊,那自然只能暂避锋芒,待他日实力大进,再来降除妖魔。”
徐照临不假思索地答道。
九叔转过身来,眉头微蹙,听着前面一段话还极为赞同,徐照临后面那句却好像是暴露了什么。
九叔皱着眉头接着发问道:“若是妖魔所在之地有众多生民栖息,你这一避,便会酿造一场人间灾祸呢?”
徐照临也是机警之人,见到九叔锁起来的眉头,当下也是反应过来,一不小心将心里话说出来了,为重新树立在九叔心中的形象。
他当即大义凛然地答道:“除魔卫道、护佑一方安宁乃我辈天职,若是如此,我辈修士自当背水一战,竭力对抗,身死不悔!”
“好好好……照临,你要记住你今天说的话!”九叔的眉头舒展开来,但语气仍然严肃。
“放心,师傅,我从来没有忘记过那些惨死的村民!”徐照临戏精附体,坚毅的眼神中仿佛要泛出水雾,决然的语气中夹杂着哀戚的悲伤。
提起惨死的村民,九叔板着的脸才彻底松了下来,和蔼地走上前来,拍了拍徐照临的肩部宽慰道:“放心!正邪不两立,只要那恶鬼继续为祸一方,肯定会露出马脚,到时候我们便可以将其逮住,彻底消灭的……”
少顷,九叔重新回到了书桌旁,似乎是为了转移自己徒儿悲伤的情绪,他便直接说道:“方才你所言不错,咱们茅山一门,法术众多,从大的方面来看,除了你之前学过的养气和炼气术外,还有以五雷正法为核心的各种术法、堪舆术、命理术、符箓术、丹术、剑术、御灵术等等……
而我们这一脉最为出名的本领便是符箓术与御灵术!”
徐照临见状,急忙“敛”去了悲伤的情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靠近书桌,发问道:“师傅,堪舆与命理是不是就是看风水寻墓地和算命啊?”
九叔白了徐照临一眼,对这种把正统茅山道士与天桥旁测字算命的瞎子野道相类比的行为,要是在以前,徐照临的头上早就挨上一记爆栗了。
不过他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堪舆,天地总名也,《易经》中曾云:‘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