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确定了建立防空浮动炮台之后,防空部队一共从购买回来的废f日军舰中间挑选出了十三艘军舰进行改装,到现在为止只完成了七艘,其中有三座部署在福州,两座部署在厦门,另外两座部署在泉州。这七艘1日军舰有两艘是退役的轻型巡洋舰和五艘战列舰,而部署在福州港的浮动炮台则全部是由排水量在12000吨左右的战列舰改装而成的。
由于战列舰的吨位较重,所以在上面安装了八门88毫米高射炮和十二门37毫米高炮,外加四挺高射机枪,另外还特意保留了一门203毫米的主炮,用来应付日本海军舰艇的威胁。为了增加军舰的防御能力,每个炮位和弹药库都用100毫米厚的钢板额外加固,并且在外面涂上几百毫米厚的水泥,这样一来,军舰至少能够抵御五百攻击炸弹的攻击。
军舰上的绝大多数装备都被拆除掉,用来修建士兵的宿舍和储存粮食弹药的仓库,锅炉和蒸汽机则保留下来,既保证了船上的照明用电和探照灯用电,也使炮台保留了机动性。
上午九点整,福州市上空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市民们立即在警察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向城里的四十多个防空洞转移,全副武装的宪兵骑着三轮摩托车不停地在大街小巷中间穿行,用扩音器向居民区喊话,唤醒没有听到警报的市民。
一号炮台指挥官曹劲中尉在警报晌起之后马上率领战士们跑步进入炮位,隙望兵则用望远镜紧张地搜索江面和天空。
几分钟之后,隙望兵嘶哑的吼叫声突然响了起来:“发现敌机,发现敌机!方位左舷120,视角340度,敌机向我飞进“。
曹劲立刻d孔道:“一炮,二炮准备。“他的话音刚落,第一和第二号炮就传来兴奋而高亢的声音:“准备完毕!”
曹劲急忙跑到前面,从隙望兵手里接过望远镜,顺着隙望兵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二十架轰炸机从东面的天空中俯冲下来。
第一梯队的四架轰炸机向着曹劲的炮台笔直地俯冲下来,曹劲沉着冷静望着视野中逐渐放大的日军飞机,心中默默地计算着目标与炮台之间的距离,高声命令道:“目标长机,高度一千五,放!”
这时候,炮台上面突然变得宁静起来,炮闩跳起和炮膛闭锁的声音清脆地传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几秒钟之后,第一和第二炮台传出射击的命令:“瞄准目标,放!”
紧接着,红光一闪,两发88毫米炮弹冲出炮膛,以每秒钟千米的高速射向最前面的轰炸机,随即在机腹下面十余米远的地方炸开。
轰炸机迅速冲出炮弹爆炸产生的白烟,机腹下面闪现出一点火光,机身猛地炸开,从里面冒出滚滚的浓烟,碎裂开的片状金属从飞机的尾部四散纷飞,通体就像被烈火和浓烟包裹着的光球,翻滚着掉了下来。
“万岁!”炮台上顿时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战士们进入沸腾的喜悦状态。
曹劲极力按捺住心头的狂喜,大声命令道:“三炮、四炮准备!”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炮台也连发数弹,击伤一架敌机。
日军的第一次进攻才刚刚开始,就遇到顽强的阻击,大大出乎敌人的预料,另外两架轰炸机慌忙投下几枚炸弹,接着在炮台的上空急剧爬升,然后掉头与在空中待命的机群汇合,炸弹的落点因为离炮台太远,所以只在水面产生壮丽的水柱,却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察觉到对手的强悍之后,日军立即改变战术,进行集团轰炸,剩下的十八架轰炸机同时俯冲下来,笔直地扑向三座防空炮台。
曹劲急忙大喝一声:“自由攻击!”然后健步如飞跳到一挺高射机枪前面,略微定神之后,在瞬间就瞄准一架敌机,猛地扣动扳机。
88毫米高射炮以每分钟二十发的速度把炮弹射向天空,高射机枪则把雨点般的机枪子弹洒向敌机,天空中顿时升起朵朵洁白的小花,在轰炸机群的四周绽放,日军机群在猛烈炮火之下突然散成两队。
第一队由东南向西北,第二队由北而南,以日军惯用的倒v字型编队进行两面夹击,决心以队形与数量进行密集的低空水平轰炸!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大空袭
第一队轰炸机冒着猛烈炮火向前猛冲,在长机的协调下,机群始终保持着严密的队形,并且禁止各别投弹,在损失了两架飞机之后,敌机终于冲到舰队上空。、
“卧倒!”曹劲望着天空中无数逐渐变大的小黑点,声嘶力竭地叫喊着,迅速扑倒在甲板上。紧接着,只见前面冲起一片红光,然后就是天崩地裂似的一声爆炸,浓黑的硝烟和水花一起涌上甲板,在靠近船头的地方更是燃起熊熊烈火,军舰猛地向上一跳,几乎要把曹劲掀翻过去,他刚刚奋力爬起来,想检查炮台的损毁情况,可是又响起几声更猛烈的爆炸,一股炽热的风扫过面颊,带来一股浓浓的焦糊昧。
营劲急忙抓住身旁的高射机枪,勉强在距离摇晃的甲板上稳住身体。另他感到意外的是,炮台居然完好无损,只是加固的水泥层被削去厚厚的几块,船舷吃水线以上的部分凹进去一块。
劫后余生的曹劲不敢怠慢,急忙分出部分士兵到甲板上灭火,然后指挥其余的战士继续对空射击,全力压制敌机的又一轮攻势。
就在炮台官兵恢复清醒,又扑回炮位准备与日军决战的时候,第二队轰炸机冲了过来,再次进行水平投弹。二十余枚炸弹分别落在几座炮台之间的水面上和船体上,曹劲炮台上面的两挺高射机枪被炸毁,两名机枪手被炸得血肉横飞!由于日军投掷的都是八十公斤重的小炸弹,没有对船体和高炮造成比较大的损害,所以防空炮台继续用迅猛的火力还击。
日军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立即改变战术,尽量把炸弹投掷到炮台上,从而大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