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完,出门放炮仗,热热闹闹炸开了新的气象,然后各家各户都出来拜年了,联络一下街坊邻居的感情,怀宋的习俗就是这样,每一年都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他们夫妻二人来这里的日子也不多,左邻右舍也不是特别熟,也就没打算去拜年了,放完了炮仗,宋吵吵将昨天晚上剩下的饺子一并煮了,端到了桌子上,刚准备唤宁恪来吃。
“汪汪汪!”那天买来的大黄狗突然叫了起来,宋吵吵吓了一跳,以为又是哪家炮仗吓到它了,出门一看,却发现隔壁王大娘和她儿子张大锤远远的躲了开,手里还挽着一个菜篮子,一脸惊慌地望着她家的狗。
宋吵吵讪讪地走过去,安抚了一下自家的狗,然后招呼他们过来:“不好意思啊大娘,进来坐吧……这狗认生。”
王大娘见那狗不再叫唤了,这才带着儿子走了过来,边拍着胸脯便道:“你家这狗可真凶的啊,叫啥名字呀。”
宋吵吵可没给它取过名字,只随口胡扯了一个,“哦它叫大蒜。”
大黄狗冲她摇了摇尾巴,似乎很满意这个称呼,殊不知周围那篮子里的菜全都在喊:请大蒜滚出蔬菜界!
王大娘似也不甚在意,踏进了门又道:“来给你们拜个年,顺便再送些新鲜蔬菜来,祝你们新春愉快啊。”
宋吵吵望着她手中的菜篮子,不好意思地推道:“不用了大娘,我们还没来得及给你们拜年呢!”说实话,她此刻心中很感动,能在落难时遇上这么好的邻居,实在是他们的幸运,可是无功不受禄,经常这么受着别人的恩惠,着实让她难以安心。
宁恪从屋里走出来,看他们来拜年也是一愣,连忙过来招呼,“大娘您坐吧,这儿还有两碗饺子……”
“不用了不用了,我们还得去隔壁拜年呢。”王大娘平时对儿子凶悍了点,对别人可都好的没话说,推辞了两下就要走,转过身之后却发现儿子还停在那里不走,盯着人家的娘子瞧。王大娘以为他又犯了傻,心下着急,拽着他的手就要拖他走,却怎么拉也拉不动。
王大娘也不知道自己这又是怎么了,有些尴尬地回过身向人家小夫妻解释道:“我儿子一向犯倔,多有冒犯,还希望你们莫要怪罪才好。”
宁恪僵了僵没说话,可心中还有些冒火,要不是对方是过来拜年的,他早就出声训斥了……宋吵吵倒是还好,可被人这么盯着瞧,时间久了也有些不自在,忍不住问道:“你老盯着我看作甚……”
“你是……二丫吗?”张大锤从进门起盯着她盯到了现在,终于小心翼翼的开了口。
二丫?听到这个称呼,宋吵吵突然瞪大了眼睛,仔细看了看眼前黑黑瘦瘦的少年,可看了半天也找不见一点熟悉的影子。
王大娘似乎也是一愣,开始上下打量着宋吵吵。
张大锤黯然,“二丫不记得我了……你以前还说过要嫁给我做媳妇儿呢。”
宋吵吵吓了一大跳,下意识就是去看宁恪的反应,见他面无表情,心跳越是加快,生怕他误会了什么,连忙解释道:“哪有哪有,我,我对好多人说过这话呢!”
得,越描越黑。
宋吵吵一时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听对面那少年喃喃道:“看到你嫁人了,我也高兴,这几天总是盯着你瞧,就是想确认一下你到底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二丫,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都变了。”
宋吵吵一直看着他的脸,听了这话,脑子里忽然记起了很多事情,脸上茫然的表情被错愕所取代。
那还真的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宋吵吵在宋府地位不高,经常和丫鬟小厮打成一片,大小姐也不愿意跟她玩,虽然大哥宋长欢对她还算不错,可也只是出于同情而已。
那个时候还小,没什么男女大防的观念。于是她有了三个好朋友,阿珂、三瘦子和大锤,他们都是住在附近的孩子,家里并不阔绰,自然不会知道宋吵吵在府中不受欢迎的这种事情,反而拿她当有钱人家的小姐看待。小孩子都是有些虚荣心的,宋吵吵也就刻意隐瞒了自己的事情,一群小孩子天天混在一起玩,倒也无拘无束,什么玩笑话都开得出来,这也算是她童年生活里最高兴的一段日子了。
眼前这个少年,应该就是当年的大锤了,他爹给他起了这么个耐打的名字,可一点都不符合他本人的样子,以前就又瘦又小的,都过去这么久了,小锤子也还是没长成大锤子。
“我爹去世后,家里没了生活来源,母亲只能把宅子卖了,带着我又另外找了个便宜的地方住,前前后后搬了两次家。没想到现在居然又和你做上邻居了……也算是缘分吧。”说起自己的往事来,张大锤还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王大娘细想不起来,仔细看了看眼前的姑娘,似乎也有了点印象,与其说对她有印象,倒不如说对她母亲更有印象。命运对他们并不算太好,儿子小时候的玩伴本就不多,后来因为经常搬家,难得的那几个朋友也没什么往来了。听了儿子这番话,心中也不由得一酸,忍不住对宋吵吵道:“你是宋家的那位小姐吧,大锤这么一提我可想起来了。”当着宁恪的面她也不好直说,“虽然现在日子不算富裕,倒也乐得自在,你也算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了。”
宋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