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握紧了那枚印章,眼中充满了决心与渴望。
“那么,接下来的第一步该如何进行?”
朱瀚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朱棣阵营的压力,逐步削弱他们的力量。
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借机在朝堂上展示出自己对大明未来的深刻理解与远见。”
朱标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明白了,皇叔。
我们要逐步赢得父皇的信任,同时破除朱棣阵营的干扰。”
“正是如此。”
朱瀚的眼中闪烁着一抹狡黠的光芒,“你的每一步行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在为大明的未来铺路。
朝堂上的博弈,从来不是单纯的对抗,而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你要学会冷静处理每一次的机会,避免过于急功近利。”
朱标深吸了一口气,眼神更加坚定,“我会小心应对,每一步都深思熟虑。”
“太子,今天陟陆大臣再次来见您,他似乎有些话要与您商讨。”
李忠走进书房,神情紧张地报告。
朱标停下了手中的笔,眼中闪过一丝审视,“陟陆大臣?他突然来访,应该有话要说。”
他沉思片刻,低声道,“准备好,我亲自去见他。”
“太子,今天来访,实有一事商议。”
陟陆大臣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些许的试探。
“朝中风云变幻,太子虽有良好表现,但如今的局势并不容小觑。
父皇与朱棣的斗争愈演愈烈,太子的决策是否足以支撑大明的未来,仍然是未知数。”
朱标深深凝视着陟陆大臣,轻轻点头,“陟陆大臣所言极是。
如今的大明,内有朝堂的斗争,外有敌国的威胁。
每一位大臣都应当深思熟虑,做出最符合大明利益的决策。”
陟陆大臣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太子的话让我感到安心。
我知道,太子不仅有雄才大略,更能体察大明的未来。
其实,我来此,是为了与太子商讨一个合作的计划。”
“合作?”
朱标微微一挑眉,“陟陆大臣打算与我合作吗?”
“正是。”
陟陆大臣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如今朱棣的阵营已然形成气候,而朝中某些大臣,因利益问题,开始对太子产生疑虑。
我希望能与太子结盟,借助太子的力量,共同对抗这些潜在的威胁。”
朱标心中微微一动,他明白,陟陆大臣虽然年迈,但在朝堂上有着深厚的根基,如果能够将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将极大地稳固自己的地位。
他点了点头,语气沉稳,“既然如此,陟陆大臣愿意与我合作,我必定不负所托。”
陟陆大臣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再次低头道:“太子,若能与太子共谋大计,定能使大明更加稳固,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