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听到这话,居然满口答应,本来大明藩属国和现在这种模地契模式相差无几。
最重要的是,倭国的管理权归他们,只要每年作为臣子拜见就好。
地契不地契的,山高皇帝远,只要李少山替他们打下土地,到时候该怎么玩就怎么玩。
名义上归属大明而已。
朱翊钧那没出息的模样让李少山摇了摇头,问道。
“你打算用这些钱做什么?”
朱翊钧舒缓了心神,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并不高,也就几千万白银,这波能抵大明十年了。
可他没有被冲昏头脑,因为李少山早就说过,这些钱只是沧海一粟,和大明民间所有财富比起来,也只是江湖比之大海。
这些只是沿海的财富,还不是那种伤筋动骨的付出,已经够吓人了。
大明民间的信用货币,已然超出朝堂控制太多了。
朱翊钧此时才真正的相信了李少山嘴里说的,大明真有覆灭之祸了。
“国师,你觉得这些钱该如何处理,户部尚书已经开口想要了。”
李少山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想的倒是挺美的,这些钱是你拿脸皮换的,自然是独立归属天子,然后建立皇家钱庄吧。”
朱翊钧低头思考起来,然后说道。
“国师,你想要我立天子之信。”
“朝廷立信你又不愿意,那就退而求其次,立天子之信了。”
朱翊钧终归是皇帝,想让一个皇帝失去皇权,他虽然很想同意,但心底总是非常抗拒。
最终李少山给出了另外一个选择,让货币和皇家结合起来。
中央银行归皇家所有,朱翊钧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朱翊钧又问道。
“国师,你说的纸币代铜币,真的可行吗?”
靠着金银铜这种矿物货币,日积月累之下,信用总归是要崩溃的。
而纸币只要做好防伪,比起金银更好调控。
至于朱翊钧想要的一口气吃出一个胖子,李少山只是笑笑。
朱翊钧能够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维持住皇家信用,才有一丝可能取代金银在民间的地位。
山河之信永固,朝廷之信白送。
天子之信想让人相信,必须有限制皇帝的规矩。
见朱翊钧还在犹豫,李少山只能劝道。
“行与不行,做了才能知道,在这之前,你能相信靠着几块木头就能换这么多银票吗?”
朱翊钧听到这话,也就不再犹豫,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不过话头一转,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