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文鼎阁内,除了有一股书生气以外,还增添了一股生活气。
在文鼎阁的正前方也有一个地毯,直通文鼎阁的最前方。
这笔直的地毯呈现土黄色,但是上面却绣着金龙与凤凰之类的图样。
地毯左右两边摆放着零零散散近十余个桌子,每一个桌子上或多或少都摆放着笔墨的本。
孟海一边琢磨着事,一边就随便找了个桌子坐了下来。
然后他就看见了一个令他熟悉的教材,弟子规。
孟海有些诧异地拿起了弟子规,勾着头向其余的几个桌子上望了过去,其中有三个桌子上都放着弟子规,其他桌子上也零散着摆着三字经和千字文。
孟海没想到这三本它用于教瀚海学堂学生的教材,现在都已经流传到皇宫来了。
随意的拿起桌子上的千字文,分开之后就能够看见里面居然还有不少的笔记,只不过这笔记显得极为稚嫩,应该是一个刚刚学会写字的人正在努力的写好弟子规当中的每一个字。
在弟子规的旁边,还放着字帖。
字帖下方压着百余张临摹纸,这些临摹纸上的字迹从最下方的凌乱到上方越来越整齐,足以见得此人的努力。
孟海在桌上的书本中,终于找到了这个桌子主人的名字,叫做赵询。
孟海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不会也是皇帝的儿子吧?
思绪渐渐扩散。
此人既然姓赵,不能够进入文鼎阁。
孟海在记忆碎片当中也调取出了不少关于文鼎阁的记忆,这里只有皇亲国戚或者受到皇帝重视的大臣的子嗣,才有资格进入文鼎阁学习。
这个叫做赵询的孩子,即使不是皇帝的亲儿子,恐怕也与皇室宗亲有着联系。
孟海正在思索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到他身后传来一阵动静,这吓得他连忙回头观瞧,却发现身后是一排排的书架。
在书架前面,正有一个七八岁大小的小孩子怀里抱着两本书,睁着懵懂无知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瞧着孟海。
这孩子似乎是刚刚找到要看的书,结果回头发现文鼎阁里忽然多了个人。
孟海露出个微笑,朝着那小孩招了招手。
这小孩也不认生,迈着轻快的小步子,虎头虎脑地走了过来。
想要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尤其是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最主要的就是看此人的衣着。
富贵人家身上穿的大多数都是极为华贵的衣衫。
而官员身上的衣着虽然也很华丽,但是与商人的华丽不同,官员身上衣着华丽,是一种内敛的华丽,而且在这些官员的身上往往佩戴着与众不同的配饰,比如说腰带,比如说帽绳……甚至鞋子上都能给你缝两根金线。
而皇亲贵族又是不同。
就比如说面前这八岁左右大的小孩。
他的脚上穿着两个小老虎头的鞋子,鞋子整体呈红色,但是老虎头的眼睛却有两颗白色的宝石充当,老虎张开的嘴巴则是由经线绣成的,在老五的嘴里,还穿着一颗金珠子。
小孩的身上穿着一袭淡黄色的长衫,长衫倒是平平无奇,而且上面并没有多余的花纹,但是在小孩的胸口则是带着一块长命锁。
单看那长命锁的花纹,便给人一种极为精细之感,在小孩腰间的玉带上,还系着一块巴掌大小的白色玉佩,玉佩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却给人一种流转的水波感。
无论是长命锁还是玉佩,都是极为名贵的。
孟海心中立刻就有了判断。
此人是大臣之子因得到皇帝恩许前来读书的概率极小。
恐怕这虎头虎脑的小孩极有可能是皇亲国戚。
孟海回忆着赵宣与他说过的话,这熊孩子好像给他说过,他有个弟弟。
难不成这人是熊孩子的弟弟?
也就是皇帝的二儿子。
不会这么巧吧?
孟海刚刚想到这里,那虎头虎脑的小孩子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小孩子将书放在了前面的桌子上,双手交叉行了一礼,奶声奶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