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秦国开始繁荣了起来。
正是因为道路的通顺,这使得海宣物流的速度更快,现在的邮件已经可以从大秦的最北边一直送往大秦的最南边,而且在这中间没有山匪歹徒敢出来劫持的现象。
云来郡那边的运河也彻底地修缮完毕,来往大秦东边与京城的贸易往来更加通畅。
孟海在这一年被封了王。
异姓王。
言宣王。
赵宣这个做皇帝的原本是想把孟海分个齐王,秦王,晋王之类的王爷当一当的。
结果遭到了朝堂当中文武百官的一致反对,毕竟这样的王爵是分给皇帝儿子的。
赵宣不想给孟海封一个威武无敌王,开天辟地第一王,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王,一字并肩千古无人超越王……
孟海拒绝了。
整个朝堂也因此讨论起了孟海到底封个什么样的正常一些的王爵,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孟海干脆就把最后的一个字变一下,直接分为言宣王,既省事又实在。
当然,朝堂之上,有不少人都是反对这件事的。
但是孟海多年前种下的善因,这个时候终于结了善果。
时任刑部尚书的马高义当面支持孟海,身居四五品刑部主事或者员外郎的陆火,鲁通,邓千川等人联名支持孟海。
时任礼部左侍郎的贺显,也公开表示支持孟海。
朝堂当中有一小半都是孟海和当时的太子赵宣提拔上来的人,这个时候也纷纷表示支持孟海。
再有方清国和赵知礼两人一唱一和。
孟海封王的这件事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十年之后。
整个秦国上上下下,虽不至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整个大秦百姓手中的存钱却是越来越多。
秦国的货币也变得越来越值钱。
而那些从四面八方来到秦国朝贺的小国,对于秦国更加敬仰,对于秦国的文化也是更加推崇。
海宣司也开遍了整个秦国。
即使是秦国偏僻的一座小县城,里面也有海宣司的身影。
海宣司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那是几乎不赚钱的。
海宣司赚的那就是一地富商,或者那些手中掌握着大量钱财官员手中的钱。
毕竟这些官员可经不住海宣司那么多令人着迷而又贪图享乐的游乐活动,往往前脚踏入海宣司的时候心中下定决心,今天只花三两银子,然后踏出海宣司的时候已经三百两银子没了。
所以普通人看待海宣司,那就是平价到几乎廉价的及娱乐休闲餐饮放松集一体的场所,但是对于富人来说,这里那就是销金窟。
孟海在这一年,被封为了丞相。
左丞相,孟海。
孟海自打当上丞相之后,仍然不改当年懒散的生活作风。
早晨朝会都快要结束了,这位丞相才刚刚睁开眼睛,从床上爬起来。
但凡有人上门找孟海议论正事,孟海把所有的政事全部推到右丞相那边去。
时任右丞相名为吴白,他处理国家大事格外的上心,几乎到了没日没夜的程度。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工作狂。
有这么个每天连家都不回的工作狂人,孟海还操个什么心。
所以孟左丞相中午起床之后,去找皇帝商讨一个时辰左右的政事,然后左丞相就开始了退休的老年生活,不是在家里坐着发呆,就是去找陈大年商量会海宣司的事情之后坐在海宣商城的顶楼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