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连线结束在李运呈憔悴苍老的脸,紧接着画面卡顿了两秒,弹出一张模糊的肖像画。
谢浮玉看见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捏着筷子的手一顿,瞳孔倏然放大,“是楼顶的那个纸人。”
第172章
现实世界中常见的嫌疑人照片一般是画质清晰的大头照,或是由专业人士经过反复推敲而后形成的肖像图,屏幕里现在呈现的这张简笔画多少有些儿戏,但足够还原,抛开衣服的颜色不谈,简直一比一复刻了趴在顶楼天花板的纸人。
几人第一次见简笔画版本的通缉令照片,谢浮玉短暂怔了两秒后下意识掏出手机记录,镜头里却一片漆黑。
“应该只能用眼睛看。”
殷浔分了支笔给他,邀请对方加入速写小队。
谢浮玉明显是抽象派,祝析音无意瞥见她哥的大作,手一抖在纸人眼部拖出一条狭长的眼线,好在她养娃多年,钞不上妆的时候全在苦练画功,匆匆几瞥已经能临摹出八分像。
“手机拍其他东西都正常,昨天我还拍了一点nddp。”
祝析音丢开笔,抻直胳膊伸了个懒腰,“通缉照不能拍摄说明什么?新线索么?”
副本是有逻辑的,一切不合逻辑之处很可能藏着重要信息。
谢浮玉想起604住户摆在鞋柜上的那幅字,手指勾着笔转了两圈,斟酌片刻吐出一个词:“眼见为实。”
言多必失,眼见为实。
前者对应bonus纸条中的“用舌头讲话,却伸出一把冷剑”
,后者则如同某种隐晦的暗示,将拉奥孔的死与604住户的人物底色联系起来。
拉奥孔因真话而死,604住户兴许在撒谎。
“真正受到威胁的恐怕另有其人。”
谢浮玉屈指点了点手旁的草稿纸,答案不言而喻。
茶几正前方,电视画面依旧停留在那张通缉照上,客厅安静得只有纸笔摩擦的沙沙声。
没过多久,谢浮玉再次听到了主持人陈健的声音,“欢迎回到午间三十分。。。。。。”
画面转回电台,新闻开始重播,仿佛昨天中午重映的法语音乐剧。
殷浔盯着电视机看了会儿,“新闻不会播那么久。”
节目名叫午间三十分,串词用的又是“回到”
,这档节目大概会从十二点持续到十二点半,即便是轮播,也一定会卡在十二点半之前结束。
逻辑之内全部合理,逻辑之外皆为异端。
“一轮的时间在五分钟左右,”
谢浮玉扭头瞥瞥墙上的挂钟,“再看一遍,重点关注有李运呈的那段连线。”
他们昨天赶在nddp播完第二轮前猜出了正确信息,谢浮玉因此不能确定节目播放时长是否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倒计时,而且目前电台并没有任何终止放映的预兆,说明这条新闻包含的信息还未被解读出来。
最后的七八分钟格外关键。
四人不约而同停笔,全神贯注地看起了新闻。
“据目击者透露。。。。。。如有任何线索,可立即拨打警方热线。。。。。。请大家保持冷静,注意安全。”
主持人咬字清晰,播报内容与方才如出一辙,紧接着画面一转,从电台演播厅切换成晚香玉小区,记者正在随机采访小区居民。
604住户的身影仍然醒目,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是主要的受采访的对象。
准确地讲,采访李运呈的记者与李运呈本人只在画面中占据极小的一角,仅作为背景出现,采访全程没有放出声音,604住户的自白被掐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