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热闹的就那么几天,一出十五,残留的年味就彻底没了。
于眠初二的时候,带着周旺回了一趟于家,奈何于家因着于银元那事,也没什么心思招待他们,两人也不想多呆,放下东西,寒暄几句,就回了。
两人又没有别的亲戚,回过于家,周旺带于眠祭拜过父母的坟,两人便彻底没了什么事,闲来便侍弄侍弄菜园子,想着开春都种些什么菜,院里还要搭个鸡棚,到时养几只小鸡来下蛋。
李春九也是出了十五,才从绣香阁接了单子,又整天忙着做起绣活儿来。
于眠偶尔写写话本子,或者教周旺和李明月写字,日子倒也过得悠闲又惬意。
姜福自打腊月二十九那天回去,被钱宝珠狠打了一顿,腿瘸了一条,自此也不怎么出门了,算是彻底老实了下来。
转眼到了四月,春和景明,晴空万里。
于眠还没出年关,就惦记着等开春了,四个人去山下那片空地上放风筝。
风筝是提前就买好的,李明月的是个燕子风筝,他挑了个老鹰的,周旺和李春九兴致不高,都说买两个就够了,他便没有勉强。
这天一早,见天气不错,吃了早饭,于眠就拉着周旺下了山,找李春九和李明月一起去放风筝。
早上阳光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父女俩都在院里坐着,李春九做绣活,李明月则安静的在他旁边看书。
小姑娘勤奋好学,这段时间跟着于眠学了不少字,已经可以自己看一些书了。
“明月,春九哥!”
于眠和周旺站在院外,隔着篱笆门朝里面喊。
“来了!”
小姑娘清脆的声音传来,紧接着院门被打开,李明月笑盈盈的站在门口,从她的旁边还探出来一颗黑黝黝的小脑袋瓜来,正是跟着出来凑热闹的呆脑。
“汪!汪汪!”
呆脑一探头,躲在周旺身后的呆头就从两人中间钻了出来,两小只互相闻来闻去,然后就一股脑冲进了院子,追逐打闹起来。
“要不要下山放风筝去?”于眠晃了晃手里拿着的老鹰风筝。
风筝骨架扎的很大,于眠拿在手里几乎挡住了半个身子,那翅膀上涂画的花纹,花花绿绿的,特别显眼好看。
李明月顿时有点心动:“想去。但是我爹还在赶工,恐怕去不成了。”
于眠和周旺进了院子,走过去看李春九做活。
李春九捏着绣花针,灵巧的在绷子上穿来穿去,五颜六色的彩线在他的手指间穿梭,帕子上很快就出现了一只鲜活漂亮的小鸟,站在枝头上,拍打着翅膀。
“你这绣工是越来也好了。”于眠忍不住赞叹道。
“我也是练的,绣多了手就熟了。”李春九笑道,“你们要去放风筝啊,带着明月去吧,我就不去了。”
“一起呗,你在哪绣不是绣。”于眠一撩衣摆,在旁边的门槛上坐下来,“把东西都拿上,拎了个小凳子。这大好的天,在家呆着多没劲。”
李春九一想也是,点头道:“也好,那我跟你们一道去吧。”
既说定,四个人便拿上东西,浩浩荡荡的下山去了。
沿着小道往下走,山前就是一大片空地,有树,但是比较稀疏,放风筝还是挺合适的。
四个人到那的时候,空地上已经有几个小孩在玩了,蹦来蹦去的,像是在踢毽子。
于眠也不去打扰他们,找了个有树荫的地方,叫李春九坐在那做绣活,然后就和周旺、李明月,拿着风筝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放了起来。
放风筝,于眠还真是第一次,但他在现代也没少见人放风筝,觉得应该不难,就叫周旺去帮李明月,他自己先试试。
李明月也同样是第一次,她按周旺说的,拿着线轴站在原地不动,周旺则将风筝高高举起,然后快速奔跑起来。
他跑的快,手上动作一扯一扯的,风筝竟然真的很快就被他放上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