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鼠群已经扑了上来,它们行动迅捷,配合默契,一部分直接撞向飞锤,另一部分则用那足以啃食钢筋的獠牙,疯狂撕咬着微型摄像头。
镜头被撞得天旋地转,只能看到一片片交错的血盆大口和闪着寒光的利齿。
“撤!”林舟瞳孔一缩,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指令。
飞锤尾部的微型推进器瞬间爆发出最大功率,整个球体化作一道银色流光,沿着原路高速折返。
疯狂的鼠群紧追不舍,几只速度最快的甚至已经扒在了飞锤的外壳上。
在即将冲出洞口的最后一刻,林舟猛地操作飞锤做出一个剧烈的翻滚甩尾动作,伴随着“嘭!嘭!”两声闷响,两只钻地鼠的头颅被硬生生撞碎在洞口边缘,腥臭的脑浆和血液溅射开来。
飞锤带着一身黏腻的血污,险之又险地滚回到林舟脚边。
他立刻切断电源,将飞锤取回车内,调取最后几秒记录下的高清缓存画面。
他强忍着恶心,一帧一帧地分析。
很快,他发现了几个让他遍体生寒的细节。
首先,鼠群的攻击极有章法,并非一拥而上的混乱撕咬,而是隐隐形成了包围和分工的阵势。
其次,通过热成像补充画面,他看到这些钻地鼠体内的晶核亮度,远超同类普通个体,这意味着它们拥有更强的力量和更快的速度。
而最诡异的一点,来自于那两只被撞碎头颅的死鼠。
在破碎的颅骨内部,有几帧画面捕捉到了微弱的金属反光!
那绝不是骨骼或者牙齿的色泽,而是一种……非自然的、属于人造物的冰冷光泽。
一个尘封的记忆片段在林舟脑海中被激活。
他迅速翻找出毕业设计时储存在电脑里的文献资料,在名为“废土前沿科技”的文件夹里,他找到了一篇关于“军用生物控制芯片”的摘要。
摘要中描述了一种可以通过植入大脑,远程操控生物行为的微型芯片。
看着屏幕上那一点点金属反光,再联想到鼠群有序的攻击模式,一个恐怖的结论浮现在他心头。
冷汗,瞬间从他的额角滑落。
“它们……被驯化了。”林舟喃喃自语,声音干涩,“有人在下面,养了一群‘狗’。”
退缩?
这个词从未出现在林舟的字典里。
巨大的危险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等的机遇。
短暂的惊骇过后,他眼中的寒意反而愈发坚定。
他立刻开始制定新的作战方案。
首先,他启动了小蓝的改装喇叭系统,将一段特殊编辑过的低频脉冲音波设置为循环播放。
这种音波能够模拟地壳的微弱震动,对听觉敏锐的钻地鼠能造成强烈的干扰和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