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院圆智在权力斗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
他利用慧觉急于求成、四处活动反而引起部分僧众反感的弱点(指责慧觉“不安分”、“想借外人之手夺权”),又联合了维那师慧严(以“稳定寺务,共渡难关”为名,暂时搁置了彻查真相的要求,并许诺事后一定严查),最终在几位中立执事的默认下,暂时获得了“代掌寺务”的权力。
圆智掌权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试图恢复法华寺的“正常”运转,尤其是挽回香火。
他深知,失去了慧明法师这块金字招牌,法华寺最大的吸引力就没了。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的主意——让慧明“登台”!
他严令封锁慧明“失魂”的真相,对外只宣称住持“闭关参悟,偶感微恙,需静养”。然后,他精心挑选了一个日子——即将到来的“佛诞日”法会。
佛诞日法会,是法华寺仅次于水陆法会的重要日子。
圆智计划在这一天,让慧明法师“短暂出关”,在法会上“露个面”,哪怕只是坐在法座上,一言不发,也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稳定信众之心。
他命令心腹僧人,为慧明沐浴更衣,换上最华丽的袈裟。
然而,当两名僧人颤抖着为慧明穿戴时,那空洞的眼神、僵硬的肢体、以及靠近时那令人窒息的无形压力,让他们几乎崩溃。
最后,圆智亲自上阵,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和厌恶,如同摆弄一具木偶般,将慧明“打扮”停当。
他看着镜中那穿着华贵袈裟、却毫无生气的“住持”,心中闪过一丝不安,但很快被权力的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望压了下去。
佛诞日清晨,法华寺张灯结彩,钟鼓齐鸣。香客数量比前几日略有回升,但远不及往年盛况。许多人都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前来,想看看慧明法师是否真的无恙。
法会开始。僧众列队,梵呗响起。圆智代为主持,宣讲经文,声音洪亮,却难掩其中的紧张与刻意。他的目光不时瞟向后台,手心全是冷汗。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恭迎住持慧明法师登座!”圆智深吸一口气,高声唱喏,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在两名强壮僧人的“搀扶”下,慧明法师被“请”了出来。他穿着那身金光闪闪的锦斓袈裟,头戴毗卢帽,手持金锡杖,被半架半抬地安置在高高的法座之上。
台下一片死寂!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慧明身上!
只见他端坐法座,袈裟华贵,宝相…却毫无生气!他的头颅微微低垂,双目空洞地直视前方,眼神中没有丝毫神采,只有一片死寂的虚无!
他的嘴角,甚至因为无法控制,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涎水!他整个人,就像一尊被精心装扮的、毫无灵魂的泥塑木偶!
“这…这就是闭关参悟?”
“法师…法师怎么看着像…”
“他的眼神…好可怕…像…像个死人!”
“天啊!法华寺真的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