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并未因昨夜险些被了尘察觉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深入探查的决心。
他敏锐地意识到,慧明法师与这只食法鬼之间,绝非简单的“不知情”或“被动滋养”关系,很可能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心照不宣的默契,甚至…利用。
机会很快到来。数日后,法华寺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水陆普度大法会”。
这是法华寺一年一度的盛事,据说是为了超度十方孤魂野鬼、祈福国泰民安而设。
慧明法师提前半月便广发请帖,邀请四方富商巨贾、达官贵人前来参与,并暗示此乃积累无量功德、消灾延寿的绝佳时机。
法会当日,法华寺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到了极点。
场上搭起了巨大的经棚,幡幢林立,香花铺地。数百名僧众身着崭新的袈裟,手持法器,分列两侧,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和一种近乎狂热的宗教氛围。
慧明法师身披一件用金线绣满卍字纹和莲花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华丽袈裟,头戴毗卢帽,手持金锡杖,端坐于高台中央的法座上,宝相庄严,如同真佛临凡。
他身后是那尊被请出琉璃龛、供奉在特制高台上的金粉《法华经》,在阳光下金光万丈,令人不敢直视,更添法会的“神圣”与“权威”。
法会正式开始。钟鼓齐鸣,梵呗震天。数百僧众齐声诵经,声音宏大而整齐,如同海潮般席卷整个广场。
慧明法师时而领诵,时而宣讲,声音通过扩音法器传遍四方,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他讲述地狱之苦,描绘极乐之妙,强调布施功德之不可思议,声情并茂,催人泪下。
台下信众,无论贫富贵贱,无不被这宏大的场面和法师的宣讲所震撼、感动,纷纷跪拜在地,虔诚祈祷,随后便是争先恐后地将金银、钞票、珠宝投入那巨大的、几乎被填满的功德箱中,场面一度失控。
沈砚混杂在人群中,冷眼旁观。他运转幽冥感知,仔细探查这场法会的真实“法益”。
结果令他心寒。这场耗资巨大、声势浩大的法会,其产生的真正超度、祈福之力,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部分信众的愿力都混杂着强烈的求福、求财、求平安、求消灾、甚至求升官发财的私欲杂念,如同浑浊的泥浆,盘旋在广场上空,难以真正上达天庭,下济幽冥。
而由这宏大的场面、华丽的仪轨、数百人整齐划一的诵经声、慧明法师极具煽动力的宣讲所构成的、庞大而精纯的“声相能量”,却如同决堤的洪流,汹涌澎湃地涌向寺后山林!
沈砚的目光穿透人群,遥遥锁定后山方向。他能清晰地“看到”,那股庞大而精纯的“法音能量流”,正源源不断地汇入那处破旧的僧寮。了尘此刻,必然如同久旱逢甘霖,在贪婪地“享用”着这场为他量身定制的“盛宴”!
法会间隙,慧明法师在高台稍作休息,接受着几位大施主的恭维和敬茶。
他脸上带着矜持而满足的微笑,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台下如痴如醉的信众,享受着这万众瞩目的荣光。
然而,沈砚敏锐地捕捉到,慧明法师的目光,在扫过寺后山林方向时,有极其短暂的一瞬停留!
那眼神深处,并非寻常的欣赏或关切,而是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期待,甚至…一丝微妙的得意!仿佛在确认着什么,或者…在欣赏自己的“杰作”?
沈砚心中警铃大作!这绝非巧合!
慧明法师绝对知道后山有什么!他不仅知道,而且很可能…这场盛大的法会,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喂养”那只食法鬼而精心策划的!
这个念头让沈砚感到一阵寒意。
如果慧明法师明知寺后藏着一只以空洞法音为食的鬼物,却非但不驱除,反而利用寺中资源,甚至刻意制造这种宏大的“声相”场面来滋养它,那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维持寺庙的“繁荣”表象?还是有更深层次的、不可告人的企图?
沈砚决定冒险一试。他悄然运转一丝极其精微的幽冥之力,如同无形的触须,在慧明法师的目光投向山林时,巧妙地附着其上,试图顺着他的视线感知其精神波动。
刹那间,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贪婪、满足与掌控欲的精神波动被沈砚捕捉到!
慧明法师的精神世界,并非如他表面展现的那般慈悲庄严,反而充斥着对权势、财富、名望的强烈渴望!
而在那渴望的核心,似乎连接着后山某处,传递出一种“它很满足”、“它很稳定”、“它在壮大”的诡异信息!仿佛那只食法鬼,成了他豢养的某种…力量源泉或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