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大伯看来,乡下相亲,男方顶多带包点心、称斤红糖就算很讲究了。
这又是烟又是酒又是一大堆点心的,阵仗太大,他心里不踏实,也觉得受之有愧。
何卫国连连摆手,语气诚恳地说道:
“哎!王大伯,您这话说的可就见外了!”
“咱们今天能坐在这儿,那就是缘分!说不定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这该有的礼数,咱们可不能丢,您说是不是?”
他这话既表达了重视,也没把话说死。
旁边的何大清也适时开口帮腔,他到底年长些,说话更圆滑点:
“是啊,王老哥!孩子们相亲,这是大喜事!”
“我们呢,也就是想着图个喜庆、吉利,没别的意思!”
“一点心意,您可千万别多想,快收下吧!不然我们这心里都过意不去。”
王大伯见何家父子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态度又这么真诚,再推辞反而显得矫情和小家子气。
他搓着手,脸上又是感激又是不好意思,最终只好憨厚地笑了笑:
“那……那行吧!真是……真是太让你们破费了,快,快屋里请!屋里坐!”
于是,王大伯领着何家四口人进了屋。
他们提着厚礼进院的这一幕,自然也被那些还没散去的、远远围观的小孩子和半大小子们看在了眼里。
第180章一家三职工
孩子们看主客都进屋了,他们也不好意思跟进去,于是又一窝蜂地跑开了,急着把这最新的、更劲爆的消息带回地里去,分享给那些还在干活的乡亲们。
……
王家屋里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土炕、旧桌椅、墙上年画,都透着一股朴素的农家气息。
几个人刚进屋,王大伯就赶紧搬了几个板凳过来,用袖子擦了擦凳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坐,快请坐!”
“家里就这个条件……简陋得很,你们从城里来的,可别嫌弃,跟你们城里面儿没法比……”
何卫国率先坐下,闻言立刻连连摆手,语气非常真诚:
“王大伯,您这话说的!这年头,谁家情况不都差不多?”
“都是过日子嘛!我家也就是在城里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也好不到哪儿去!”
“咱们都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都是为国家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分工不同而已,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咱们工农阶级最光荣!”
他这番话既实在又熨帖,丝毫没有城里人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把双方拉到了平等的地位上。
悄然间拉近了两家人的心理距离,屋里的气氛顿时轻松融洽了不少。
这会儿,王翠兰已经从里屋拿出几个粗瓷大碗,提着暖水瓶,给每人面前倒了一碗白开水。
她动作麻利,倒完水,微微红着脸对何卫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