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的。”
“有宣传署的。”
“有组织史藏馆的。”
“还有越东地区、中江地区改革的老同志。”
“咱们这儿有清北的教授呢。”
“还有国际金融协会的大咖。”
“高院、高监的人也来参加了。”
“我知道大家伙儿都怕这些人是来汉东挑刺儿的。”
“但大伙儿有没有想过。”
“这些刺儿要是不挑出来。”
“以后大家再看汉东经济改革展览馆,心里能不别扭吗?”
“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展览馆就像一本历史书。”
“既然是历史书,记录着千秋功过,为什么不让外人评说呢?”
“我相信,在立春书纪的带领下,汉东能挺过这一关!”
“所以,我决定让祁同伟加入。”
嘿嘿。
突然,会场里响起一阵轻笑。
第九个位置上,出现了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京州财正局焗长,李达康!
虽然他刚升上来,是个新面孔。
但在这种场合,李达康可不想多听少说。
高育良话音刚落,他就跳出来反对:“育良书纪这话我可不敢苟同。”
“这展览馆是咱们汉东自家的事。”
“没必要弄得满城风雨,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你说烈火见真金,能经得住考验。”
“我觉得这调门儿唱得太高了。”
“这展览馆,就应该回归本色。”
“就是个展览馆嘛。”
“别整那么多花哨的东西。”
“也别往里乱塞东西。”
“最关键的是,这个顾问小组都不是咱汉东人。”
“会不会伤了老同志的心,伤了咱汉东人的感情?”
“这事咱们得琢磨琢磨。”
高育良微微一笑,没接着跟他辩。
只说了一句:“既然李达康同志有不同看法。”
“那大家就表个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