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监督的赵立春开始偏离正轨,走上了一条激进的道路。
汉东始终牵动着钟正国的心,毕竟他曾为此倾注大量心血,若赵立春失策,他也难逃干系。
“高育良?”钟小艾提起这位出身汉大的司法书记时,钟正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钟小艾低声问:“爸,您觉得他这一步棋走得好吗?是利大于弊吧?”
钟正国毫不犹豫地答道:“利远超弊。”
“首先,他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问题。
吕州事件得以修正,他在圈内圈外都摆脱了弱点。
这种做法,我认为可能引起高层重视。
这个时代大家都忙着向前赶路,很多问题被忽略,而他敢于停下脚步审视过去,这份魄力值得赞赏。
争先固然重要,但他的这一步,恰是争先之道。”
钟正国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其次,他的行动立场明确,有助于团结。
一个地方不应只有一个声音,赵立春的一言堂早已饱受批评。
高育良此举,为自己聚集了一批人。
那些不愿依附赵立春的人,自然会投向他这边。
更重要的是,随着两派的形成,必定会出现观望者。
赵立春原本的支持者和资源可能因此被分散。
这对赵立春无疑是重大打击,而对高育良来说,这些本不属于他的资源反而成了助力。
你说,这算利大于弊吗?”
钟小艾点头表示明白。
钟正国进一步补充道:“最关键的是,汉东一直传闻高育良是赵立春的追随者。
真相如何,暂且不论。
但他这一招确实为自己赢得了优势。
加上他的立场和态度,或许真的能引起高层注意,给他带来晋升的机会。”
“确实是这样。”
“至于高层的最终决定,我也无法妄加揣测。”
“自我的角度看去。”
“他这一着棋,堪称一损而九利。”
“虽失去赵立春的信任。”
“却换来了其余九人的全力相助。”
“这到底是福是祸?”
钟小艾淡然一笑:“依我之见,他若能如父亲这般突破汉东的束缚,才算真正圆满。”
呵呵。
钟正国轻点她指尖,确实如此。
在他眼中,
高育良此举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