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透亮的枣红木桌如同一道楚河汉界,把他们双方不同立场的人隔离开来。
或许是说国家和企业间气场的差别。
总之,会议室里的氛围略微妙,宁川也说不明白到底为什么。
李云皓走到会议室的中央,正对着坐在正位的徐部长。
“部长,各位领导,技术方面在会前已经跟部长、陈肃院士以及曹部长探讨过了,相关文件也递到各位手里了,在此就不多做赘述了。”
今天曹部长没来,所以陈肃院士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李云皓的这一说法。
所以就进入正题吧。
“对于此次合作事宜,鸣洲目前能提出且接受的,有两套方案。”
李云皓按了下翻页笔,他们也没做什么ppt,就是两页文稿,第一页就是现在要说的这个方案。
“锂界能源科技,是目前鸣洲占股70%的专研电池行业的子公司,余外30%股份由公司研发人员蔡思明、苏卓云、黄之之持有。”
“公司总资产5。28亿,下设实验室一所,工厂三家,负债率55%,流动资产3。32亿,季度环比营收增长率78%。”
李云皓这介绍的都是比较关键能说明公司健康程度的财务数据。
但在场除了李林晚听明白了拿笔算了算之外,其他人都瞪着两眼看热闹。
除他俩之外,没人理这经营情况了,他们不在乎,啥黑的白的,他们要的是技术。
黄之之也挺高兴的,就这一年多的工夫,他们还挺能挣。
“锂界的具体财报如果各位决定采用此计划,会发送给各家公司的,目前我公司的想法是以15。75亿的价格出售45%的股份。”
李林晚记录的笔一顿,开口道:“你是要出售股份,而不是融资?”
“对,应公司董事会决议,我们优先保障技术人才的权益。”
什么董事会啊,如果对鸣洲熟悉,对宁川熟悉的就会知道这董事会就是宁川自己一个人定下的。
因为不管股权股本怎么变动,实际公司经营收益就一直会是那么多。
如果让两家国有融资进来,原本黄之之他们10%的股份就会折半,这对他们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
而对于鸣洲来说,正好一年多前他们1。53亿进来的,而现在以15亿抛出,那是翻了十倍啊,够赚的了。
当然这部分可以谈,毕竟15亿也不是小数目,宁川甚至都想到一家单位财力有限的情况了,他找了两家。
价高者得嘛,谁有钱谁就多吃多占。
真就是拿不出这么多,他们也可以少卖一点。
降价是不可能的,搞清楚,他们现在垄断哎,价格当然是他们说了算。
“股权转让外有特殊章程约定,我们要求原先技术团队在技术路线决策、研发方向及核心知识产权处置上具有一票否决权。”
“要求未来新一轮融资时,优先保障技术团队股权比例不被过度稀释或具备优先跟投权。”
“要求前三年30%利润用于对技术团队的专项奖励。”
反正他们也撤出了,就造呗。
这要搁之前,黄之之他们敢这么嘚瑟,早就挨了宁川的打了。
但现在无所谓,反正他们就剩25%的股权了。
李林晚边听边扶额。
这要求过分吗?其实也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