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骄阳:啊……
这就是私企吗,也太有实力了。
话说他没打算要那么多的,但如果经费那么充足的话,瞧好吧。
宁川耸耸肩,“应该差不太多,而且总有困难要克服,你看全球最冷的东方站,前苏联八几年就在那地方扎根了,咋还有的搞。”
虽然东方站更多是依靠隔热材料和热量循环技术才建造起来的,但有备无患嘛。
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要赚钱才做,家里有能赚钱的就行了,还得有点能造的吧,比如他宁小川。
“我大概推算了一下,这方子是不是能有点效果,你看对你有没有点思路。”
宁川把手里不好意思见人的材料递到张骄阳手里。
“纳米碳酸锂吗?”
张朝阳沉思了一下。
这东西用在水泥这个领域不太多,一般都是半导体芯片领域。
因为粒径处于纳米角度,所以无论是热学、电学还是其化学活性都比较有优势。
但这玩意贵啊,谁往水泥里壤啊。
实验的话,试试也行。
“可行吗?其实我还想试试自修复增强……”
宁川话还没说完就让张骄阳推出了大门。
“知道了哈,我先试试,有事儿再联系,宁总回去忙吧。”
宁川:……
试试嘛。
混合一些微生物……
越说越离谱了,画的全是饼。
张骄阳拒绝了宁川的异想天开。
不过纳米碳酸锂还真的可以试一下,性能上应该会有不小的提升。
化工嘛,什么都得试一下才知道。
那试试就试试嘛。
………………
论宁小川不知道被员工嫌弃的第多少回,今天又是被嫌弃的一天。
不过宁川只是提个建议,他没打算动手参与。
就算想参与他也得熟悉这套东西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就用三五天时间看看书,读读材料怎么可能够用。
虽然他宁小川经常添乱,但也不是所有能添乱的地方都得有他宁小川吧。
他自己事情还很多呢,跟国防科大那么做的翼式理论,还有自家毕业设计也要准备。
看着不多,时间其实一晃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