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不也是拧螺丝的!”
队伍后面一个黄毛嘴硬着开口,黑头发都快长出一半了,看着该理理了。
刘工只是林黛玉神情瞥了他一眼,叹着气道:“我们是水泥厂……不拧螺丝。”
队伍里传来几声闷笑,那黄毛脸上更是挂不住了。
“我才不干。”黄毛在地上啐了口扭头就走了,刘工他也没拦。
本身刘工性格就窝窝囊囊,成天跟个受气包似的。
这要不是大家都不愿意担这破差事,项目负责人哪轮得到他啊。
让人凶完后显得更可怜了。
“走吧,有点呛。”
刘工不再理会之前的事情,出去没人带着,最多十来分钟巡逻的保安就会发挥作用,用不到他操心。
他带着队伍往里走,果然是生料粉特有的那种干燥的味道。
“球磨机。”刘工干巴巴地把机器的名字念出来了。
他推开中央控制室的大门,操作员就坐在几块大屏幕中间,就是模块和图表,看着略枯燥。
但这对于学习自动化的学生来讲不难理解。
现在总算知道为什么要他们来实习了吧。
这是他们自动化程度最完善的地方了,他们厂子送料磨料早就是自动化作业了。
就是之前选料、煅烧什么的,尤其是回转窑,非常考验师傅手艺。
之前都是老工人上窑口看火焰颜色,但宁川加了温控器让师傅们坐电脑前搞监控,又不是保安。
总之严重不和谐,老工人完全不适应。
这样的例子还有的是呢,比如下料闸板虽然是自动的但难免会有物料长得奇特,不当不正卡在出料口。
正常流水线是要有工人站这地方盯着的,觉得不对就拿钳钩子捅两下。
就这么看着没用的工作岗位他就是需要一个人在,宁川这加完传感器后,一个人看几台机器。
这个目前倒还好,就是觉得师傅抑郁了。
总得来说厂里生熟料生产线现在是四条,其中一条是新程式化的新产线,每天要死不活的往里塞点料。
他们没那么大产能要求,也不知道领导们怎么突然想做改革,然后听说还开拓新厂区了,可能是要扩大产能了吧。
“刘工,带学生?”
坐在操作台前的操作工跟刘工打招呼。
“不是,我就带他们转转,没见过。”刘工说话是这样的,总是让谁吓到了似的。
“行行,看吧,”操作工挪着椅子退两步让学生们看,“看见没,这就是技术,以后你们要分到这儿就得伺候这铁坨子。”
铁坨子?倒也形容的恰当。
虽然看着是就这么六块屏幕,几个操作纽,实际在操作台之下主机、交换机还有电源和走线。
整合起来就这么大了,至少有两个立方,镶在地上看着就一副铁坨子样。
刘工站在一边突然开口道:“十多年是你们想的那样,人进去转一圈,出来就剩俩眼珠子还是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