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都是这个事情,有来他们办公楼谈的,有去工厂考察的,还有宁川亲自跑到学校跟人家校长谈的。
总之各校情况不一样,但已经签过定向的还是比较多。
毕竟他们江城工业水平发达,各工厂都缺人,学生出来都是抢着要的,学校自然也不求人。
大部分学校表达的也清楚,就是如果从新生里招,宁川要多少都好说,他们多招些就是了。
但要从别人家工厂盯了两年的班级里抢,行,但肯定困难。
鸣洲待遇在这里摆着,学校也尽量协商,真要是有富裕呢,就给他们鸣洲送过去。
宁川点头表示了解,手里备的什么伴手礼也都给人家放下。
这年头活人也成资源了,不对,哪个年头的活人也都是资源,想正儿八经地做自己,挺难的。
江夏离着城区还有点距离,宁川开车过去顺带着跟尹教授说了一声,让他别着急,他得有个半个来小时才能到。
之前说那结构问题,现在是彻底死了。
尹教授前两天就跟他说过这问题了,但宁川一直忙着没去取。
主要他也有点不想面对,他要怎么跟李云皓说啊。
但那没办法,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总得面对。
所以就今天了,宁川从人家学校出来就往自己学校跑。
放暑假呢,学校里也是安静。
王教授这个实验室他还是第一次来,实则王教授几次想撬尹教授墙角未果啊,最后让人连带着整个系都搬走了。
“看看吧,都在这儿了。”
办公桌完全被图纸和报告淹没了,宁川伸手都不知道应该先拿哪一个。
好在乱中还有序,最起码王教授他自己认得。
他把最后的实验结果递给宁川。
“你看啊,从结构角度上讲,这个设计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不能看这东西是谁设计的他就好,好的水利设计师他未必在灾害防护上有建树。
他们就事论事嘛,这数据确实不行。
你看这冻涨融沉、高地应力都考虑了。
那么地震带频繁的地震活动和根本就无法预测的冰川泥石流。
“扛不住的,风险太高了。”
待到王教授讲完,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宁川没忍住激了个嗝出来。
不行,他一紧张就这样。
总之这终稿给宁川了,剩下的就与他们无关了。
………………
几天后,水科院的一栋科研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