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淘了,站这么个小地方也不见老实。
李云皓伸胳膊挽紧宁川的腰,一拽一放,宁川平稳落地了。
还真小气啊,他都说好不开了,看看也不行。
好吧。
宁川抓回李云皓另一只手上的棉袄披在身上。
“黄总,咱家工程师呢?”
宁川现在不知道两个公司之间的责任划分,但质量这方面肯定有他们的参与。
“这几个都是,咱会议室坐下来聊吧?”
黄总让身给宁川看后面几个穿着工服的员工,工种就复杂些了,工艺的、制造的、生产的……
这还只是各部分的负责人就这么多人了,实际两公司投入的总工程师数量大概在六七十人的样子。
算上车间工人,整个项目一百七八十人是有的。
李云皓很聪明,这么些年相处下来,他从没见过在这年轻人身上看见过任何急功近利的情况。
他非常擅长利用自身优势做铺垫,利用顺理成章的布局,坦荡的态度化成人人可见的明谋。
这次的合作也挺有意思的,之前在饭桌上,李云皓依旧是那副客客气气的模样,然后突然就拽出一套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文件给他。
这跟给客户报价时把进购价也报给客户了有什么区别。
哦对,还把进购厂商地址也发给客户了。
这太要命了。
看着关系还不错的份上,他就当没看见了,反正他也是国企,歪门邪道赚来的钱也进不了他的兜。
“技术给您了,帮我们改几辆车。”
改车去改车厂啊,找他们干什么。
“三百辆。”
“多少?!”
那改车厂确实有点改不了。
“无论您这三百辆的生产成本是多少,我都按照1。3倍结给您。”
直产直销,没有中间的间接费用来讲,这是一个不低的利润。
再加上自带技术的改装,应该也耗费不了厂子里太多精力。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这都不是重要的,反而是他手里这份技术文件,改装一台车的前提是什么,是要把这份文件研究透彻。
说实在吧,是不是跟宁川闹掰了。
他真不敢信有那个企业会这么傻白甜,直接把核心技术交给别人来研究。
鸣洲经营的时间也不短了,不会那么相信专利这份保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