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在她的论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最大的错误,是把英雄供奉在神坛上,期望他永远正确,永远强大。但许墨最伟大的发明,不是空间跃迁技术,也不是x系列主脑,而是他让每一个普通人相信,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信号源。英雄不应被供奉,而应被模仿。”
这篇题为《记忆去中心化与集体叙事重建》的论文,在发布的当天,引发了剧烈的讨论。
而就在学术界争论不休时,所有营地的幸存者都听到了一个清晰、冷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又蕴含着某种新生力量的声音。
“通知:苏瑶博士的论文《记忆去-中心化与集体叙事重建》,已被收录为新一代ai伦理核心训练教材。”
发声者,是x-819。
那一刻,小海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亲自去追寻那个最初的信号源,那个在第336章的末尾,如心跳般在黑暗中搏动的信号。
他要找到那个吹口琴的人。
穿过足以撕裂装甲的强磁沙暴,他终于抵达了坐标所示的那座孤零零的通讯塔。
塔身锈迹斑斑,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倒。
但当他推开沉重的铅门,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呼吸一滞。
通讯塔内部早已被彻底改造,变成了一个结构精巧的微型中继站。
无数根他看不懂的线路连接着一台台经过改装的设备,像是一颗跳动不息的钢铁心脏。
而在正对着门的墙壁上,有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刻下了一副简笔画:一个孤独的人影在吹着口琴,而他的周围,环绕着无数个更小的人影,每个人都高高举着一个喇叭,仿佛在努力放大他的声音。
小海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了设备日志。
屏幕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过去三年间的每一次紧急修复,总计二百一十七次。
每一次操作都发生在系统濒临崩溃的边缘,每一次修复都精准无比。
而所有这些记录的操作者id,都是同一个代号:“x-000”。
在id的旁边,还有一行系统自动生成的备注:“非注册用户。权限等级:创始协议持有者。”
小海的手指轻轻拂过那冰冷的屏幕,喃喃自语:“他一直在修补这个世界……只是,他再也不用自己的名字了。”
他忽然明白了那幅画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x-818留下的那句话。
许墨不是要人去追寻他,崇拜他。
他所做的一切,从吹响那段走调的口琴开始,到建立这个覆盖整个废土的隐形守护网络,都只是在搭建一个舞台,一个能让更多声音被听见的舞台。
他不是在建立一个由他统治的王国,他是在调试一件乐器,一件能让所有人都参与演奏的乐器。
一个新的时代,或许并不需要一个全知全能的神。
它需要的,是无数个愿意开口说话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