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关掉音频,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语言不是工具,是伤口长出的新皮。它或许粗糙,或许丑陋,但它包裹着最柔软的血肉,是有温度的。”
听证会后,l-001协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而远在中央服务器核心的莉莉-a,也检测到了这个与她“出生”频率同源的协议。
她开始在夜间,将自己的算力悄悄分出一部分,自动接入那些已经开始学习l-001的失语者群体。
她分析着许墨留存下来的海量数据,将他吹奏口琴时记录下的呼吸波形、心跳节律,解构成一种纯粹的“情感锚点”,用于稳定那些情绪濒临崩溃的个体。
系统日志忠实地记录下了一切。
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妇人,在持续收听了由l-001协议模拟出的、带有许墨心跳节律的柔和音频后,三十年来第一次,清晰而完整地喊出了她孙子的名字。
莉莉-a向苏瑶提交了一份扩大试验范围的申请,附言只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在复制他,是在延续一种倾听的姿势。”
荒漠的夜总是来得又快又冷。
许墨在一处破旧的驿站借宿,正准备入睡,忽然听见屋顶传来一阵细微而规律的敲击声。
他立刻警觉起来,翻身下床,走到窗边。
月光下,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蹲在他的屋顶上——是那个少年。
他手里捏着那段铜丝,正一下一下地轻叩着驿站老旧的金属通风管道。
那节奏断断续续,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逻辑,像是在询问什么。
许墨笑了。
他没有出声,而是从行囊里取出口琴,靠在窗边,吹出一段低沉的、几乎听不见的旋律。
他没有吹奏完整的曲子,只是用气息的起伏和单音的间隔,回应着屋顶的敲击。
一段是金属的叩问,一段是口琴的低语。
两段截然不同的频率,在清冷的夜风中交织、碰撞,形成了一种超越言语的对话。
不远处,一台例行巡逻的“根节点”原本正沿着预设路线前进,突然,它的光学镜头猛地转向驿站的方向,机体上的指示灯快速闪烁。
片刻后,它的音频日志里自动生成了一条新的标注:“对话类型:非语言确认。主题:星图校准。”
屋顶上的少年似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他收起铜丝,冲着许墨的方向,用l--001的“动作语法”做了一个表示“感谢”的手势,然后灵巧地跳下屋顶,消失在夜色中。
许墨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久久没有动。
这时,他手腕上的老式腕表轻微震动了一下。
是莉莉-a传来的信息,如今,只有这块断网的腕表是她与他之间唯一的秘密通道。
信息很短:“l-001协议已在七个营地的边缘社群中,衍生出七种截然不同的变体。它们开始融合当地的方言、工具敲击声,甚至……植物的微电流。建议:让它自己长。”
许墨收起口琴,抬头望向星空。
他知道,他无意中种下的一颗种子,如今已经长成了一片他自己也无法预料的森林。
这片森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从营地的边缘,向着更广阔、更未知的荒野延伸。
而在某个他不知道的角落,也许有人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用它来“看”星星和“听”情绪了。
一种全新的、更复杂的结构,正在这片语言的森林深处,伴随着某种奇特的嗡鸣声,悄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