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圣旨宣读,李开等人的赏赐一一揭晓。按照实力高低,武王强者们不是封王,便是被封为国公,一些道门中人则获封尊号,如宁道奇。
像宋缺这般不愿为官的武王强者,也被封了国公爵位。
基本上,只要是武王强者,朝廷一个都未放过,皆给予了赏赐。
之后便是大宗师强者,大宗师中实力最强的李世民,被封为“敦煌郡公”,地位仅在国公之下。
罗成和裴元庆两人则被封为少保,少保乃一品衔,足见隋帝对他们的重视程度。
其余众人也各有封赏,如唐怜月被封为将军,至于是否前去任职,则全凭她自己决定。
从这些封赏中不难看出,总体而言,赏赐也会考量出身因素。李开实力超群,身为巅峰武王,封王自是顺理成章。
因李开是蜀人,封地便定在蜀中。由于眉山郡在赵昱晋升天师后被封为“赤城王”,成为了赵昱的封地,故而李开被封在成都,封号“蜀王”。
在这个世界的朝廷体系中,一旦成为武王并加入朝廷,只要能融入其中,便自然成为帝国的统治者之一,与皇帝共治天下。
李元霸因实力出众且身为杨广侄子,同样被封王;而实力不逊色于李元霸的罗士信,却因出身稍逊,未能封王,仅被封为国公。
不过,罗士信身处军中,职位得到大幅提升。“总管”一职位高权重,相当于如今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省长。若罗士信日后能立下功勋,封王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当年杨广征伐高句丽时,便是自领多路行军总管之职。
总的来说,在这个世界,拥有强大实力者大多身份不凡,李开算是个例外。
其他人如罗成和裴元庆,皆有着不凡来历。罗成的父亲是武王强者“北平王”罗艺,实力不低于杨林,统领燕云十六州;裴元庆的出身虽不及罗成,但其父也是总兵之职。总兵看似平常,实则已是军中最高统兵将领,再往上便是大将军这一不常设的统帅职位。
值得一提的是,封王并非意味着拥有自己的国家,这仅仅是一个爵位。就像李开,虽已成为蜀王,但在成都也仅拥有部分权力,成都依旧归朝廷管辖,李开有统治权,却也必须服从中央朝廷。
时光荏苒,封赏过后数日,李开的府邸已然变为蜀王府。
李开并未离开洛阳,既然接受了蜀王之位,便不得不接受隋帝的差遣。他不仅被封为蜀王,还兼任“神兵大将军”,与宇文成都一样,成为了隋帝的御前护卫。
这一安排打乱了李开的计划,使他暂时无法离开洛阳。
李开需要成都作为自己的基本盘,须知,即便实力天下第一,若想成为皇帝,也需有根基。而成都,正是李开所看重的根基。
因此,李开只能暂且忍耐,担任隋帝护卫,待隋帝对他信任有加后,方能获得自由。
此外,李开愿意忍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杨广已然决定前往江都,这意味着隋朝的覆灭已然拉开序幕。能够亲身经历王朝的更迭,李开对此兴致盎然,毕竟这一段隋末的旅程,将是最为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