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344章 整编庆功(第3页)

第344章 整编庆功(第3页)

人员的筛选、兵甲的分配、营区的划分,千头万绪,却也在诸葛长明的居中调度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公开整编大军的同时,武阳并未忘记那些关乎未来的隐秘棋子。

他于当日下午,在僻静的偏帐中秘密召见了唐承安。

唐承安原是“天武骑”统帅,经过城关镇一役,天武骑为了救武阳,几乎全军覆没,武阳此时知道该到重整天武骑的时候了。

帐内仅有二人,武阳压低声音道。

“承安,如今我军缴获战马逾万,然骑兵之要,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我要你秘密行事,不受各营限制,在全军范围内,挑选最善骑射、胆大心细、背景清白的悍卒,重组‘天武骑’!此乃我军未来克敌制胜之利器,务必精益求精,宁缺毋滥。所需一切,直接向我禀报,不得经手他人。”

唐承安闻言,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天武骑对于唐承安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经过城关镇一战,天武骑的兄弟几乎全部阵亡,唐承安内心是十分伤痛的,重建天武骑,是他潜藏心底的最大愿望。

“主公!”

他单膝跪地,声音哽咽,

“末将……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必为主公练出一支冠绝天下的铁骑!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起来,”

武阳扶起他,目光殷切,

“我相信你的能力。此事关乎我军未来与蒙骜乃至天下强军争锋,务必尽快成形,但要隐秘。”

“末将明白!”

另一方面,武阳也时刻惦记着派出去已半月有余的瞑龙卫。

这支由龙七率领的精干小队,如同他的耳目,深入北方,主要任务便是探查蒙骜及其二十万魏阳大军的详细动向、兵力部署、粮草补给以及可能的进军路线。

“半月已过,按龙七之能,也该有消息传回了。”

武阳望着帐外北方的天空,心中既期待又凝重。

与蒙骜的较量,情报将是决定生死的第一环。

军队整编的尘埃尚未落定,庆州百废待兴的政务已如潮水般涌来。

临时刺史府设在原庆城府衙,诸葛长明在此展现了其超凡的理政才能。

他上任后颁布的第一道政令,便是以武阳的名义昭告庆州全境:

“即日起,免除庆州全境百姓本年所有赋税、徭役!”

此令一出,如同久旱甘霖,迅速安抚了因战乱而惶恐不安的民心。

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对这位新主君的敌意和恐惧大为消减,开始有了些许期待。

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政令接连发布:招募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流民和无地农民,由官府借贷种子、农具,鼓励开垦荒田,恢复农业生产,并承诺三年内田赋减半;同时,征发民夫,以工代赈,修复攻城战中受损的城墙、官道及城内被毁民居,既加强了城防,又安置了流民,恢复了市容。

诸葛长明还亲自坐堂,重新审理荀仲业时期积压的冤案、错案,释放了一批轻罪囚犯,选拔了一些素有清名且确有才干的本地士人充任州县属官,很快便将一套高效的行政体系搭建起来。

庆州政务,竟在短短数日内便显现出井井有条、生机渐复的景象。

武阳巡视城防时,看到街道逐渐恢复热闹,百姓脸上少了惊惶,多了些生气,对诸葛长明的治国之才更是叹服不已。

第十日傍晚,紧张的整编和初步的政务梳理暂告一段落。

为犒赏三军、追悼英烈、凝聚人心,并宣布下一步战略方向,武阳在修缮一新的庆城府内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府衙大堂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但却并非一味喧闹。

大厅一侧,庄重地设立了阵亡将士的灵位,香烟缭绕,提醒着众人今日之胜利来之不易。

有功将领、各级军官代表济济一堂,人人脸上都带着激战后的放松与获得新生的振奋。

武阳与诸葛长明坐于主位,下方依次是各营主副将:赵甲、赵玄清、段枭、谢戊、孙丙、李丁,以及钱乙、孙景曜、李仲庸、项莽、韩章、苏落等。

唐承安等负责特殊任务者亦在末席。

气氛热烈而肃穆。

酒过三巡,武阳缓缓起身,全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