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富的程度不是由产品的绝对量来计量,而是由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来计量。”
工作日是工人在一天内进行劳动的时间。
马克思说:“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和,工人生产他的劳动力的补偿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之和,构成他的劳动时间的绝对量———工作日(workingday)。”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与最高界限。(1)最低界限,即工人为维持自身而在一天当中必须从事必要劳动的那部分时间。
2)最高限度取决于两点:一是劳动力的身体界限;另一个是道德和社会的界限。
“一个人在24小时的自然日内只能支出一定量的生命力。正像一匹马天天干活,每天也只能干8小时。这种力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休息、睡觉,人还必须有一部分时间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如吃饭、盥洗、穿衣等等。除了这种纯粹身体的界限之外……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这些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因此,工作日是在身体界限和社会界限之内变动的。”
工作日的“这两个界限都有极大的弹性,有极大的变动余地。例如我们看到有8小时、10小时、12小时、14小时、16小时、18小时的工作日,也就是有各种各样长度的工作日。”
从资本方面看,劳动力不过是资本家购买来的商品。“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日价值购买了劳动力。劳动力在一个工作日内的使用价值归资本家所有。因此,资本家有权要工人在一日之内为他做工。”
“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工人劳动的时间就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时间。”
从工人方面看,依据同样的商品交换原则,“和任何别的卖者一样,要求得到我的商品的价值。”
资本家坚持买者的权利,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工人坚持卖者的权利,要求把工作日限制在一个正常范围内。“于是这里出现了二律背反,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过程表现为规定工作日界限的斗争,这是全体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和全体工人即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
【笔记】
塞缪尔·约翰逊:“世间的人倾向于从行动的结果来评判行动本身。同样的努力,虽然体现为相同的行动,却以不同的结局收场,就会引来不同的评判:一个人要是壮志得酬,从来就不会缺少称颂他的智慧和美德的人,可他要是不幸落败,很快就会有人发现他的智力和品德存在缺陷。世人从来不愁找不到正当的理由来憎恨失败者;他们很快就能发现这些人的真实过错,如果这还不足以令这些人声名狼藉,他们还会往里添加一些中伤之语,说什么一个人追逐财富或权力惨遭失败,必然不会长久保持诚实的品格和英雄的气度。”
婴儿到幼儿时期,大脑接触任何一种语言都能很快生长出适合处理那种“发音规律”的神经元连接。等那些神经元连接形成一种“图样”,然后固定下来之后,今后再遇到类似模式的语言,信号就会自动高速处理。
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
从1985年到2019年这34年间,全球身高增幅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和韩国。而且,以19岁时的身高看,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75。7cm,中国女性平均身高163。2cm,都是东亚第一。在35年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加了8cm,全球排名从150升至65;女性平均身高增加6cm,排名从129升至54。
因为排列整齐的牙齿不容易残留脏东西,细菌也不容易繁殖,于是积年累月下来,整齐的牙能比里出外进的牙多用二三十年。
【感恩日记】
我再强调一下:没有任何一本书,重要到需要你硬着头皮非要把它啃下来的程度。很多人不爱读书,一说读书就怕,就是吃了这个亏。——顾衡老师
我:老师说的是课外阅读?
我:如果一本书很重要,可以试试跳着章节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