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岂独无故 > 第2章 妄动(第1页)

第2章 妄动(第1页)

【日志】

晚上,我看完电影后,心就一直妄动。还好,我没有遇到喜欢的小说。不过即便这样,心还是不能停止?

最终我看了武志红老师的一本书。然后把刚刚下载的游戏又删除了,我感觉自己进入了此心不动的境界。

【权值】

单词的权值为50

电子书的权值为60

【回顾】

第一件事:我第一次发现读诗还挺能疏解心情呢!

第二件事:没看,我发现了一本更好的书。这里的好,指适合自己。

第三件事:一整个白天,我都做到了

【每天三件事】

第一件事:尽量看完《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第二件事: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第三件事:复习完好多好多单词

【睡前阅读】

美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着作《当下的力量》中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思维给控制住了,当头脑中出现一个念头时,我们不自觉地会去实现它。但如果我们能觉察到思维的流动,既不去实现它,也不与它对抗,那么我们很容易理解思维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随即就可以从思维中解脱出来。

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一书中写道:我们很容易被我们的想法所控制,因为我们认同了这些想法,将这些想法等同于“我”,如果放下这些想法,就好像“我”要消融一样。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相的某种形式。

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摘自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

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着作《当下的力量》中称,绝大多数人都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将“我”等同于思维。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偏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概念】

《孟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想要」,是说你在追求这个东西,得到它,会让你感到快感,它是你行动的回报和奖励。

「喜欢」说的是说这个东西本身给你带来了快乐,你在享受这个东西。

1993年,密歇根大学的两个心理学家,特里·罗宾逊(terry

robinson),肯特·贝里奇(kent

c。

berridge),提出了一个“激励-敏感化理论(incentive-sensitization

theory,简称

ist)”[1]。这个理论认为——

所谓「上瘾」,就是「想要」的程度已经增大了很多,而「喜欢」的程度没有增大多少,以至于「想要」已经明显大于「喜欢」,这么一个局面。

想要,是由大型神经系统来控制的,主要由中脑和多巴胺控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