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蛟龙突击队只剩下我一人,我说什么也不会丢了我们蛟龙的脸!潜伏在汉营已久,久到我自己都相信自己是汉将了,直到重新遇到主公,我戎赐才得以重拾使命。今后,主公让我往哪去,我戎赐便去哪!”戎赐右手握拳举过胸前,向林亮宣示自己的忠心。
林亮伸出双手握了握戎赐的两只臂膀:“戎赐,你放心,我会重组蛟龙突击队,你就是新任蛟龙突击队队长!”
“主公!蛟龙突击队不会亡,楚国不会亡!”戎赐朝林亮单膝跪谢道。
林亮整合城中剩余兵马,加上自己和之前卢卿、朱轸等人的队伍,一共八千人。
“我们如今要逃离汉军的控制范围,只有分开走,这样才能减小目标,分散樊哙、靳歙等人的注意。章邯,你和丁复率四千人往北走,到了河套平原就能会合我麾下十万秦军。其他人随我往东南走,穿过汉军防区就能到我楚国的地界!”林亮召集诸将,说出了自己的部署。
此时朱轸却出来反对说:“不可往北,往北要经过栎阳,彼处有萧何驻守。此人乃是刘邦手下心腹谋士,颇有才能,必会于沿路设法阻截章邯他们,如此一来章邯出不了三秦之地便会被汉军堵住!”
林亮自然知道历史上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的厉害,于是听从朱轸的建议,只好更改先前的方案,虽然自己很想让章邯去草原统率那十多万秦军,但从南往北走确实风险极大。
众人正焦虑间,突然林亮想到了一个人,自己的故人兼曾经的情敌,魏豹。
历史上在彭城之战后,魏豹从亲汉转向亲楚,当前这个时间点林亮他们往东去魏地确实是一个危险相对小一点的选择。
“全军往东走,去魏地!”林亮一声令下,众人全部调转了方向准备去魏地。
就在林亮他们东奔西逃躲避樊哙、靳歙的汉军追兵时,此时在东南攻楚的刘邦也如历史上一样,在彭城遭遇了惨败。
原来此前刘邦自出关以来,先后降伏魏国、殷国、韩国,又来到修武县,正逢陈平从楚国来降汉,陈平向刘邦献上一系列楚国重要情报以获得刘邦信任,刘邦又南渡平阴津到达洛阳新城,准备东袭彭城。
刘邦这天正与众将商议攻楚路线,此时门尉来报:洛阳新城的三老董公前来拜见。
董公问刘邦:“汉王可知义帝之事?”
刘邦摇了摇头,他现在急着带一帮弟兄打回老家沛县去,哪有闲心去管那楚怀王:“并不知晓。”
“当初天下共立义帝,而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因项羽对‘怀王之约’怀恨在心,又兼其有意进位称帝,如今竟命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出兵杀害义帝!”董公掩面而泣,将义帝被杀之事细细和众人说了。
刘邦听完有些懵,却见一旁的张良不断朝他挤兑眼神,刘邦会意,于是泪流满面,放声恸哭。
左右谋士武将纷纷劝说刘邦节哀,刘邦方才止住悲伤。
董公接着说道:“自古有云:‘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无道,放杀其主,此为天下贼也!有道是,仁不以勇取,义不以力夺。今大王如令三军之众皆披素服,将义帝死讯告与诸侯,随之而合兵东伐,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乃三王之举,大王何不效法?”
刘邦听完恍然大悟,却没注意到身后的董公俯身拜别刘邦后,嘴角勾起一抹邪笑。
之后刘邦令军中全部插上白旗,汉军兵卒都穿着缟素,刘邦亲自披麻挂孝,袒露左臂,与众文武去洛阳城外,为义帝发丧。
三日后,刘邦随即命人发书去通告天下诸侯。
书中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檄文传到各国,立即得到对项羽不满的诸侯响应,魏王豹更是回书请求跟从刘邦伐楚,刘邦让他出兵相助即可。
刘邦的使者到了赵国,见到赵国丞相陈余,陈余却要求刘邦要先杀了张耳,方肯听命刘邦。刘邦年少时做过张耳的门客,和他交情匪浅,不忍心杀了张耳,于是从汉军兵卒中找到一个与张耳面貌非常相似的人杀了,割下首级赠予陈余,陈余信以为真,才发兵助汉。
另一些诸侯则抱观望态度,两不相帮,比如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燕王臧荼等。
刘邦于是率汉军加上魏王豹、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常山王张耳、殷王司马卬、韩王信等各路诸侯之兵,合一起有五十六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向彭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