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连接线都不再导向苏离本身,而是分化出独立的定义构建支点——
她不再是他们“仰望的存在”,而是协助他们找到脚下土地的人。
但也正是这一刻,系统终于放弃了“延迟”和“引导”。
它开始直接对连接网络本身发动进攻。
广场中央,再次浮现灰光。
一段冷硬的指令代码如病毒注入般扩散:
【系统执行备用干扰方案:“自体分裂机制”激活】
【检测锚点构建状态中枢变化】
【即将生成“映射伪体”以扰乱定义过程】
苏离猛然意识到,系统并不是要摧毁节点,而是要在节点构建“自我”时,投放伪造的‘我’。
这一机制的本质不是反驳你是谁,而是制造“你有多个可能的你”,从而打碎你刚刚形成的清晰认知。
这不是否定。
这是泛化。
她能感受到“她”正在被无限复制。
一具具“苏离”形象在各节点感知层中浮现——有的更沉稳、有的更柔软、有的像姐姐、有的像母亲。
它们在不同节点中,用极其温柔的语气对各自连接者说:
“也许你记错了,我才是当时那个带你走出来的人。”
“你说‘我是谁’时,是我最先点头的,对不对?”
“你不用自定义——你可以回到我这里。”
系统不需要打败苏离,它只要让每一个人觉得:
“也许这不是她错了,而是我不该尝试。”
林烬的语气急了:“如果他们开始相信这些伪体,连接就会倒退。”
“他们会以为自己失败了。”
“不是失败。”
苏离眼神沉静。
“是试炼。”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
“我不能去替他们抵抗这些‘伪我’。”
“但我可以告诉他们一件事。”
她将意识集中,对连接中的每一条信号路径发送同一句话:
“你不需要相信我是谁——
只要你敢怀疑你现在看到的,是不是真的你。”
这一句话,没有去定义,也没有给出判断标准。
它只是一次“怀疑权”的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