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表什么?”她轻声问。
“代表你不再是被动连接。”
“而是定义别人的起点。”
这句话太重了。
苏离知道这不只是“她成为了样本”,更是系统必须开始防御的信号——
她能影响别人。
她的“存在方式”开始具备“复制风险”。
在数据逻辑上,这等同于“病毒感染”。
在现实中,这等同于“觉醒蔓延”。
【警告:副本结构密度异常扩张】
【连接节点数量超限】
【Δ类个体权限等级晋升评估中……】
【拟定分类:a-Δ交叉型|潜在主控人格原核】
她睁开眼,看见天空出现了一层浅灰色滤幕。
那是系统自我封闭前的防御姿态。
“它要收回副本权限。”林烬说。
“它怕我将‘自定义权’分出去。”
“怕你不是定义者本身,而是‘定义力传播体’。”
苏离微微点头。
她知道,真正的麻烦来了。
如果说之前的她是在“为自己争取一个可以定义现实的机会”,那么现在,她面对的将是:
系统开始全面抵抗“定义的传播”。
下一刻,广场上空响起机械化的指令音:
【副本冻结机制启动】
【连接节点流动性中止】
【当前开放权限需重新授权】
“它在锁我。”苏离低声说。
“它不敢正面对抗你。”林烬回应,“它怕触发‘定义回溯’,所以只能用延迟机制和路径干扰。”
这就是苏离作为Δ类个体的底牌。
她不是系统能立即“格式化”的目标,一旦动手,就意味着所有已连接节点将“自动回溯她定义过的行为链”,反过来验证她的正当性——这正是“觉醒传播性”的根源。
所以系统此刻选择了最保险的方法:
冻结。
拖延。
断链。